-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 狼性 张扬到追求 和谐
?
1988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立于深圳,致力于电信设备研究、开发、制造与销售。19年前,华为只有6名员工、20000元注册资金;19年后的今天,华为年销售额达到453亿元,在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设立了研究所。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以及31个全球前50强的运营商,服务全球超过10亿用户,一举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华为的高速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更成为焦点中的焦点。外界对于华为企业文化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狼文化,《华为基本法》,床垫文化,加班文化上;实际上,华为的企业文化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
一、背景:拼搏求存的野狼
华为的第一次创业是靠企业家行为,为了抓住机遇,不顾手中的资源,奋力牵引,凭着他们的艰苦奋斗,远见卓识和超人胆略,使公司初具规模。创始人的个人性格、人生经验、价值理念和做事风格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文化氛围,构成了企业最本源的文化基因。
任正非军人出身,其带有浓厚军事色彩并且强调斗争性的个人色彩深深地影响着华为,他曾经对土狼时代的华为精神作了经典概括。他说: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企业要扩张,必须要具备狼的这三个特性。据称1997年一个会议上,任正非特别称道狼和狈的攻击组合。一位华为前员工说,任正非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一般讲完故事后都要采取措施。这次狼狈为奸的故事直接促成了华为狼狈组织计划的出炉。
虽然那项计划已消散,但狼性却被作为华为精神延续下来。1988年,任正非和他的6个伙伴揣着2万元把刚刚诞生的华为安置在深圳南山区一个不知名的小角落里。当时华为只是一个小小的代理商,在代理业务露出下滑迹象时,任正非毅然决定将赚取的钱投入该行业的自行研发。之后的华为势不可挡。
出身军人的任正非喜欢用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指导华为的管理。仔细研究华为的发展,不难发现其市场攻略、客户政策、竞争策略以及内部管理与运作,无不深深打上传统权谋智慧和斗争哲学的烙印。其内部讲话和宣传资料,字里行间跳动着战争术语,极富煽动性,以至于有人说进入华为的人都被洗了脑。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华为初期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运用。1992年,华为自主研发出交换机及设备,当时阿尔卡特、朗讯、北电等洋巨头把持着国内市场,任正非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迅速攻城略地,通讯设备价格也直线下降。这一年华为的销售额首次突破1亿元。1993年华为进入高速发展期,逼退在中国称霸一时的阿尔卡特、朗讯和西门子。1996年,华为开始在全球依法炮制,蚕食欧美电信商的市场。
在这个时期,华为内部还流行着几个人人皆知的口号。这些口号包括狼性文化、以结果为导向、烧不死的鸟是凤凰、板凳要坐十年冷、不让雷锋吃亏、成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为客户服务是我们生存的唯一理由等等。据称,华为在内部还有例行的民主生活会,不变的主题是批评与自我批评。
任正非宏大的理想与煽动性的语录口号、运动式的内部交流方式,成为艰难环境中华为这个土狼群体拓展生存空间最有效的方式。这种狼性企业文化使得华为走过了传奇的创业期。但任正非却不喜欢给华为贴上这样一个鲜明的标签,至少他不想将华为的文化简单的归结为狼性文化。当时尚处在创业到发展壮大时期的任正非,已经在艰苦中低头赶路了好几年,很想对华为过去的小胜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一个阶段性总结,但却一直处在混沌之中,直到《华为基本法》的酝酿和出台。
二、《华为基本法》:约束群狼的行动准则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过10年艰苦创业的华为公司呈现了大发展的势头,展望未来十年,公司要实现二次创业,可持续发展,使各项工作与国际接轨,就必须淡化企业家的个人色彩,强化职业化管理。但是这种职业化管理从一开始就卡了壳。公司发起华为兴亡,我的责任企业文化大讨论,却发现在一些基本观念上不能统一思想;为了适应大发展的需要,公司成立了工资改革小组,负责重新设计工资分配方案,结果发现缺少确定工资的基本依据;推行ISO9001质量标准,却发现新业务流程体系中,各个部门职责权限的定位也缺少基本根据。最后的结论是,管理必须以公司的文化为基础,需要有一个纲领性的文件,作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的总依据。
《华为基本法》正是在华为已经初步具有了企业精神之后、试图固化为一个系统的企业纲领的情况下出现的。在华为基本法的出台之前,包括任正非本人都没有一个对华为企业文化、治企理念和企业精神的系统化的思维。对于《华为基本法》应该是一部什么文件,一开始任正非自己也没有想明白,只是觉得华为这时已经需要一个类似于《香港基本法》的东西。
这个模糊的想法一开始是交给总裁办去做,总裁办把华为的主要文件,比如薪酬制度等放在一个夹子里再加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