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大气污染防治能源结构调整-浙江高污染燃料五炉
浙政办发〔2014〕61号文件 附件1
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
调整能源结构专项实施方案
(2014-2017年)
2014年5月
— PAGE 50 —
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
调整能源结构专项实施方案
(2014-2017年)
为贯彻实施《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浙政发〔2013〕59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与目标
全面启动实施清洁能源战略,确保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用能的需求和生态文明建设对优化能源结构的需求。增量能源需求原则上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外来电和清洁煤电平衡;存量能源逐步由清洁能源、外来电和清洁煤电替代。
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到2015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1.53亿吨左右,占比51.9%左右;到2017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1.44亿吨以内,占比44.1%左右。
降低成品油消费比重。到2015年成品油消费控制在1900万吨左右,占比从2012年的14.2%下降到13.2%左右;到2017年控制在2000万吨左右,占比下降到12.3%左右。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到2015年天然气、核电、可再生等清洁能源利用量折合标煤3500万吨左右,占比16.8%左右,比2012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天然气利用量力争达到150亿方;到2017年天然气、核电、可再生等清洁能源利用量折合标煤5580万吨左右,占比23.7%左右,比2012年提高9个百分点左右,其中天然气利用量力争达到240亿方。
提高“外电入浙”比重。到2015年外来电折合标煤1100万吨左右,实现“外电入浙”2000万千瓦左右;到2017年外来电折合标煤2027万吨左右,实现“外电入浙”3000万千瓦左右,外购电量比例达30%左右。
二、主要任务
(一)削减非电煤炭消费。
煤炭消费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据省环保厅统计,2012年全省煤炭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占全省总排放的84.09%、氮氧化物排放占68.98%、烟(粉)尘排放占59.71%。其中非电分散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占煤炭消耗总排放的54%、32%、71%。我省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的重点是削减非电分散煤炭消费。
2012年我省用煤总量1.44亿吨中发电和集中供热用煤1.0256亿吨,分散锅(窑)炉燃煤4118万吨。发电和集中供热用煤占总煤耗的71.35%,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发电用煤比重(美国99%)。我省应按照保障发电和集中供热用煤、淘汰其他生产生活用煤的思路,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2015年前煤炭消费总量实现增量控制,到2017年煤炭消费总量实现减量控制。
具体措施:从2014年起逐年削减除发电和集中供热以外的燃煤用户;到2017年全省基本削减10蒸吨/时以下锅(窑)炉用煤,其中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市域在2015年前全部削减完毕。
(二)实施煤(油)改气(电)工程。
2015年前,争取90%以上的县用上天然气。气网通达的市县通过改气(电)工程淘汰县及县以上城市建成区内的高污染燃料分散锅炉,基本建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城市居民和公服气(电)化率分别达到60%、80%以上。到2017年,全面实施改气(电)或集中供热工程,淘汰除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10蒸吨/时以上锅(窑)炉外的所有高污染燃料分散锅炉和窑炉;城市居民和公服气化率均达到90%以上。
(三)实施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供热工程。
到2015年,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市域内热负荷在100蒸吨/时以上的各类园区采用大电厂就近供热、燃煤背压机组或燃气机组集中供热,热负荷在100蒸吨/时以下的园区和其他热用户全部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热。其他地区新增供热源全部采用大电厂就近供热、燃煤背压机组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热。到2017年,全省热负荷在100蒸吨/时以上的各类园区全部采用大电厂就近供热、燃煤背压机组或燃气机组集中供热,热负荷在100蒸吨/时以下的园区和其他热用户全部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热。
(四)实施清洁煤电工程。
通过煤改气等削减非电煤炭消费,可统一调整用于发电和集中供热。2012年燃煤发电(含热电联产,下同)机组3678万千瓦,发电和集中供热用煤1.0256亿吨;2015年前需形成燃煤发电机组4750万千瓦、发电和集中供热用煤合计1.2亿吨,占总耗煤量的78%左右;到2017年再规划新增煤电1000万千瓦,形成燃煤发电机组5850万千瓦,发电和集中供热用煤合计1.39亿吨左右,占总耗煤量的97%左右,用煤结构将得到优化。
煤炭消费集中于发电(含热电联产)后,可实现燃煤污染物的集中治理,大幅减少燃煤产生的烟粉尘和其他污染物排放。
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均按照燃气机组的排放限制标准建设,新建热电联产机组按照重点区域的燃煤机组排放限制标准建设。从2014年开始启动到2017年全面完成现有燃煤发电(含供热)机组的烟气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