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岸水下扇储层构型及剩余油分布模式.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岸水下扇储层构型及剩余油分布模式

第30 卷 第3 期 岩 性 油 气 藏 Vol. 30 No. 3 2018 年6 月 LITHOLOGIC RESERVOIRS Jun. 2018 文章编号:1673-8926(2018 )03-0143-10 DOI :10.12108/yxyqc 引用:常海燕,严耀祖,陈更新,等. 近岸水下扇储层构型及剩余油分布模式——以柴达木盆地七个泉油田E31 油藏为例. 岩性 油气藏,2018 ,30(3):143-152. Cite :CHANG H Y ,YAN Y Z ,CHEN G X ,et al. Reservoir configuration and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nearshore sub- aqueous fan :a case from E3 1 reservoir in Qigequan Oilfield ,Qaidam Basin. Lithologic Reservoirs ,2018 ,30(3):143-152. 近岸水下扇储层构型及剩余油分布模式 ——以柴达木盆地七个泉油田E31 油藏为例 1,2 1,2 1,2 3 3 4 常海燕 ,严耀祖 ,陈更新 ,郭 宁 ,项燚伟 ,杨会洁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兰州730020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藏描述 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20 ;3.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2 ; 4.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天然气处,甘肃敦煌736202 ) 摘要:为了解决近岸水下扇储层相变快和非均质性强而导致的开发难题,以柴达木盆地七个泉油田E31 油藏为例,通过取心井岩性精细描述和分析,结合铸体薄片和测井曲线特征,进行储层构型单元级次划 分及多井联合对比,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密井网动态资料辅助验证,明确了储层构型单元砂体剖面展布 特征和规模,建立了各级构型单元的识别特征图版及近岸水下扇内部构型模式。结果表明:目的层E31 自下而上可划分为扇根、扇中、扇端亚相,并细分出5 个5 级构型要素和9 个4 级构型要素;E31 油藏剩 余油分布模式包括断层遮挡形成的剩余油、非主流线滞留区的剩余油、不同构型单元间韵律性差别形 成的剩余油、坝间低渗缓冲带遮挡形成的剩余油、注采井网不完善形成的剩余油等5 种类型。研究结 果为七个泉油田进一步挖潜提供了地质依据。 关键词:近岸水下扇;单砂体;储层构型;构型界面识别;剩余油分布模式;七个泉油田;柴达木盆地 中图分类号:TE 122.2 文献标志码:A Reservoir configuration and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 :a case from E31 reservoir in Qigequan Oilfield ,Qaidam Basin 1,2 1,2 1,2 3 3 4 CHANG Haiyan ,YAN Yaozu ,CHEN Gengxin ,GUO Ning ,XIANG Yiwei ,YANG Huijie (1. 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Development-Northwes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