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中学生教育新思路.docVIP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中学生教育新思路.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中学生教育新思路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中学生教育新思路 ——《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读书笔记 [摘 要]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股心理学潮流,它的兴起一方面是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心理学自身的开放性。本文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分别从做孩子积极的榜样、让孩子的心理在生活中获得免疫力、培养孩子积极的生活态度及利用仪式和故事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四个方面阐述了青少年教育的新思路。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榜样;时间贫困;空间贫困;仪式 长期以来,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教育实践中,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遵循了病理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研究的范式,重点是对中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预防、干预与矫正。但这种研究范式下的结果却适得其反,既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中学生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也不能引导和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此严酷的社会现实急需人们在中学生教育方面研究新思路,因而产生于20世纪末美国的积极心理学给我们中学生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研究基础。在学习了任俊老师的《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我整理了如下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学校和家庭如何用积极心理学来进行中学生教育,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做孩子积极的榜样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父母的精神依托;孩子也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繁荣、民族兴旺的重要保证。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是全社会的期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的积极心理形成非常重要。试想一个母亲一边搓麻将,一边督促自己的孩子要认真看书,大家觉得这种督促会有用吗?当然,父母和孩子由于身份的不同,生活方式会有差异,但父母一定要了解,其实你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生活方式,要让孩子成为一个积极的、志趣高尚的、有进取心的孩子,自己首先就要做一个积极的榜样——至少当着孩子的面要这样。 1.孩子不只是在生理上像父母 “孩子的眼睛像妈妈”“孩子的嘴巴像爸爸”“孩子的脾气像爷爷”,这些描述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确,当为人父母者听见这种话语,会油然生出一种自豪感,当然,孩子肯定会遗传父母的相貌,也可能遗传父母的脾气秉性,但更有意思的事情是,孩子不仅局限生理上与父母相似,其做事风格、做事原则等方面也会与父母有着很大的相似。一项“影响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因素”的研究表明,父母问题言行是导致儿童问题言行的一个主要因素。而这种结果肯定不主要是由遗传基因导致的,有研究者对10对同卵双生子的行为及其家庭进行了长期的追踪研究,考察在吸烟和饮酒行为影响上遗传与环境的作用,结果发现,学校、社区环境和家庭环境的不同或导致个体出现明显的行为差异。这个研究提示我们,父母的言谈举止、处事方式甚至是对待事物的态度等,都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并进而使孩子也表现出与父母相似的做法或态度。事实上,父母可能是影响孩子发展的第一榜样。当孩子的叛逆期过长,或心理承受能力过差时,这其中固然有孩子的原因,但我认为父母应承担更多地责任。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除了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物质环境之外,还应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的心理环境,而这个积极的心理环境主要要靠父母的积极榜样作用。 2.增加孩子的接触性愉快体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除了耳濡目染的向父母学习之外,老师对孩子的榜样作用也很重要,心理学家发现这是因为心理依恋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对老师产生依恋之后,学生会在和老师相处过程中获得极大的愉快性体验,从而喜欢科任老师,更喜欢科任老师的教导,相信学生相关学科的成绩必然不会太差。 加拿大人艾斯沃斯女士把孩子的依恋划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有研究表明,如果在青春期前形成了安全型依恋,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就有可能避免青春期危机,与另外两种依恋的类型相比,这些孩子的社交能力会更出众,他们会有更少的攻击行为;当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成人后,他们会更乐观地面对威胁性环境,即使处于一种压力环境下,他们也会坚定人类善良的信念,会选择一种更为愉快的方式去寻求帮助,或是运用更有建设性的应对策略等。反之如果青春期前未形成安全型依恋,那么大多数学生轻则变成问题学生,重则害人害己。安全型依恋的形成,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双重努力,更需要我们树立积极的榜样,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度过安全型依恋的时期。 二、让孩子的心理在生活中获得免疫力 心理免疫力是孩子自我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孩子只有在生活中自己接触各种问题、自己处理各种问题后,他才能获得心理免疫能力。可以说,自由和自主是孩子提高免疫力最基本的条件,也是中学生迫切需求的基本标准。 1.让孩子远离“时间贫困”和“空间贫困” 从本质上说,孩子受惠于父母之日,就是孩子受制于父母之时。如果父母都随时随地守护在自己孩子的身旁,更他们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这实际上使孩子出现了“时间贫困”和“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