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输管道安全
尿素知识 (姓名) 2014311191 2014级动科饲料 一、尿素合成生产简介及特点性质 二、尿素合成的原理 三、安全环保、案例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概述 1、介质高温高压 温度:约190°C 压强:约20MPa 2、介质具有强腐蚀性 反应的中间产物氨基甲酸胺和由少量尿素转化而得的氰氧酸胺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3、尿素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 尿素的化学名称:碳酰二胺,分子式: CO(NH2)2,分子量:60.06,含氮量为46.65%,纯尿素无色、无味、无臭的针状或棱柱壮结晶,市场上出售的尿素通常为白色粒状.比重为1.335(20℃),自然堆积每米3重0.7--0.75吨,尿素易溶于水(每溶解1克尿素,需吸收57.8卡热量.),固体尿素加热到132.6℃时开始熔化.熔融热为42.1卡/克。 (一)、尿素合成生产的特点及性质 (二)、尿素合成生产中的熟语 氨碳比: 氨碳比指反应物料中氨与二氧化碳的分子比; 水碳比: 水碳比指尿素合成塔进料中水与二氧化碳的分子比; 平衡转化率: 工业生产中。常以尿素的转化率表示尿素反应进行的程度,通常将二氧化碳转化成尿素的程度定义为尿素的转化率,即: 尿素转化率%=转化成尿素的二氧化碳摩尔数/原料中二氧化碳摩尔数 二、尿素合成的原理 : (一)、反应式: 由液氨与二氧化碳气体直接合成尿素的总反应式为: 2NH3(液)+CO2(气)?CO(NH2)2(液)+H2O(液)+Q 这是一个可逆的放热反应。 合成尿素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由氨与二氧化碳生成中间产物甲铵,其反应式为: 2NH3(液)+CO2(气)? NH2COONH4(液) +Q1 第二步由甲铵脱水生成尿素,其反应式为(合成尿素过程中的控制反应): NH2COONH4(液)? CO(NH2)2(液)+H2O(液)-Q2 使甲铵液处于液相状态的条件: ·温度必须高于甲铵液熔点(154℃); ·压力必须高于甲铵液平衡压力。 尿素造粒塔 三、安全环保 设备腐蚀: (尿素合成塔,关注成品尿素中镍含量,工艺、设备材质等方面) 工艺:N/C,H/C,温度,H2S,氧,二氧化碳原料气中惰性 气体 设备:材质 环境污染 爆炸 氨(氨气、液氨)(NH3) 理化特性 本品属有毒气体,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熔点:-77.7℃,沸点:-33.5℃,相对密度(水=1):0.82(-79℃),相对密度(空气=1):0.60,饱和蒸汽压:506.62kPa(4.7℃),临界温度:132.5℃,临界压力:11.40MPa,本品易燃,闪点:无意义,爆炸下限:15.7%,爆炸上限:27.4%,引燃温度:651℃,最大爆炸压力:0.58MPa。 本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本品易溶于水、乙醇、乙醚。本品主要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对人体的危害: 本品侵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吸入。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案例:合成塔超压事故案例——P4阀腐蚀严重内漏,用截止阀操作,憋压导致合成塔超压 事故经过:2003年7月29日白班,一次短停后开车,因P4阀内漏严重,单机0.3Mpa投料后,P4显示压力为18.5MPa,于是采取上塔关合成塔出口憋压操作,当逐渐关小合成塔出口时,合成塔压力逐渐上升到20.5MPa,然后总控操作下令开合成塔出口,这时,合成塔出口因不容易开,合成塔内压力迅速上升至25.0Mpa,这时总控调低氨泵、甲泵转速,CO2压缩五出放空,这才避免了一起恶性超压事故。 原因分析: P4阀因使用时间久腐蚀严重,低负荷生产难以保压,采取憋压操作,因合成塔出口第一道减压阀两边压力不对称,致使一但压力升起来时,开启难度大,造成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4职工履历表样表.doc VIP
- 招投标知识培训通用实用PPT解析课件.pptx
- 赣科技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 第2课《网络硬件》第1课时《网络传输介质的分类》课件.pptx
- 山东省德州市2025年中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pdf VIP
- 小学2022年版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与讲座分享课件.pptx VIP
- 第三单元 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写作指导+范文赏析+病文升格-2022-2023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写话素材积累(部编).docx VIP
- 便桥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中职高考中职英语二轮专题 主谓一致课件(共80张PPT).pptx VIP
- 酒店保洁服务接管计划方案.docx VIP
- 《办公软件应用(Office 2016)》课件 项目8--任务1 使用图表分析员工考评成绩.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