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学派-(精选·公开·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芝加哥学派研究 符号互动在人际传播中的应用 一、芝加哥社会学派概览 芝加哥社会学派是20 世纪初至30 年代,围绕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形成的社会学学派。一般认为,从芝加哥大学在社会学界的影响力来看,芝加哥学派的存在时间是从1892 年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成立开始,到1952 年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布鲁默离开芝加哥大学为止,其间主要经过了三个时期,即斯莫尔时期,最杰出的是米德和托马斯;帕克时期和布鲁默时期。 这个学派总体上具有重视经验研究和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特别是城市问题)为主的应用研究的特征。其中,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对传播学的影响巨大。 二 符号互动理论早期代表人物及思想 1、库利的“镜中我”思想 2、托马斯的“情境定义”和“情境分析”思想 3、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 库利 1、库利的“镜中我”思想 库利对符号互动的突出贡献是提出了“镜中我”的概念。一个人得自我观念是在同其他人得交往中形成的,自我认识是交往对象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即人们是通过想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形成自我的观念的。在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成为对方的一面镜子。 “镜中我”包含三重涵义:第一,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这是感觉阶段; 第二,我们所想象的他人对我们形象的评价,这是解释或定义阶段; 第三,有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这是自我反映阶段。库利认为,那种亲密无间、有面对面直接交往与合作的初级群体是人性和自我观念发展的摇篮。 2、托马斯的“情境定义”和“情境分析”思想 托马斯提出,在社会客观(情境)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情境定义”的过程。人们的行为并非对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加进了主观因素。如果人们认定某种情境是真实的,那么这一情节就具有真实的效果,情境定义就是人们对所处客观环境作出的主观判断。 情景定义既有主观的一面,又有客观的一面。即各种群体对它经常遇到的各种情境通常已有了定义,个人的定义通常受到社会定义的影响。 库利 符号互动思想在米德那里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米德既强调外在的客观世界、客观行为的重要性。也强调对客观世界的解释、主观行为的重要性。 对自我的研究在米德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自我观念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有了语言符号,人才有可能站在他人立场上将自己视为客体。由此米德区分了“主体我(I)”和“客体我(me)”,主体我指未经过社会化的、自我状态的本能的我,客体我则是指未经过社会化的我,是包容着他人期待和评价的社会我。 三、符号互动理论的发展 1、布鲁默对符号互动论的总结和发展 2、戈夫曼对人际互动的研究 1、布鲁默对符号互动论的总结和发展 (1)、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看社会 社会史人与人之间符号互动的结果,即人类社会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符号互动。在互动中,人们对对方的行为作出解释和定义,以此为根据二做出反应。客体本身并没有固定的意义,所谓意义是符号互动的产物。互动式在参与者对情境有着相同定义和相同解释的前提下进行的。人的行为离不开对情境的解释,解释性行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2)对符号互动论的归纳 (2)对符号互动论的归纳 (3)“共同行动”概念 (3)“共同行动”概念 (4)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原则 符号互动论方法论原则的核心是,尊重经验世界的本来面目,回到经验世界中去,对社会想象作直接、密切的考察。这种直接考察包括“探索”和“检查”两种方式。尽力把经验世界作为注意中心,从被研究者的立场上来了解社会现象。 戈夫曼 2、戈夫曼对人际互动的研究 根据人际互动发生的场合,戈夫曼将互动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在社会机构内,即在一定界限内发生的、经常的、持续性的互动; 另一种是没头界限的、临时性的互动,如街头邂逅。 (3)“共同行动”概念 (3)“共同行动”概念 (3)“共同行动”概念 四、符号互动在人际传播中的应用 1、 米德认为,语言是一种表意符号或表意姿态,有声姿态特别适合成为表意符号。他认为,语言作为一个表意姿态(互动过程中的一个刺激)可以激活态度。 要在互动双方激活相同或类似的态度有两种可能:首先,假如互动双方具有相同的本能(如同一物种),那么,对一个刺激做出的本能的反应应当是相同的或相似的;其次,双方具有相同的文化习惯。 五、总结

文档评论(0)

夏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