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的意义及行业标准操作.pptVIP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培养的意义及行业标准操作

血培养运送要求 采集后的血培养瓶应立即送往实验室。 接种前后的血培养瓶均不得冷藏或冷冻。 尽可能快地(最好在2小时内)将标本送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培养。如果有任何耽搁,应暂时在室温下保存。 血培养的培养周期 自动血培养仪的标准血培养周期为5天。 全自动仪器培养5天后阴性血培养标本无需常规进行转种。 血培养分级报告 血培养已开单但未收到 血培养已收到 检测中,尚无结果 24小时无生长 48小时无生长 阳性报警,分离培养和药敏进行中 阳性培养结果(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的最终结果) Renji Hospital 血培养分级报告 分级报告制度: 紧急口头(电话)报告:血培养出现阳性报警时,立即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并在最短时间内将结果向临床主管医生进行紧急口头(电话)报告,并记录在案; 直接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可以在有条件的医院先开展 最终结果(书面)报告: 1.无菌生长 2.阳性培养结果(最终鉴定结果、最终药敏结果)。 血培养分级报告 通常血培养分离的细菌或真菌可认为是血液感染的病原体。 如为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等皮肤常居菌,则连续两次培养为同种细菌方可确定。 血培养为枯草杆菌,考虑污染菌可能大。 Renji Hospital 医生获得完整报告时间 系统首次报警时间 第一级报告时间h 第三级报告时间h % 传统报告 3-9h 4 37 40 72 10-23 11 44 52 72 =24h 25 58 6 72 =48h 49 82 2 96 血培养采集的要点 正确的病例—疑似血流感染症状的患者 正确的时间—注射抗菌药物前 正确的方法—多部位双瓶采血,严格消毒 →→ * * * * * 血培养的意义及标准操作 何谓“血流感染” 血流感染(BSI)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细菌或真菌)和毒素侵入血循环,在血液中繁殖,释放毒素和代谢产物,并诱导细胞因子释放,引起全身感染、中毒和全身炎症反应(SIRS),进一步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改变,引起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 血流感染类型 菌血症:细菌侵入血流,尚未大量繁殖且未引发临床症状,往往是一过性。 败血症:细菌在血流中大量繁殖,引发严重的临床感染症状。 脓毒症:病原菌入侵人体任何部位引起感染,同时机体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血管导管继发的血流感染。 细菌性心内膜炎:草绿色链球菌等条件致病菌引发的心内膜感染。 血流感染发病率高 发病率高:尽管新型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不断更新,但BSI的发病率、死亡率并未得到相应的控制。发病率从1986年的1.6%增至2006年的3.1%,年度增长率为0.1%,病死率达21.0%~48.0%1 。 涉及面广:各组织器官感染均可继发各临床科室均有发生。 病情严重:发病急,病死率高。 1.Rodriguez- Creixems M, et al. Medicine (Baltimore). 2008 Jul;87(4):234-49. BSI危险因素及诱因 机体屏障功能的完整性破坏 手术、创伤、烫伤、静脉留置针、动、静脉导管、气管插管等 有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的因素 医源性因素:广谱抗生素、激素、化疗、移植、免疫抑制剂等 非医源型因素: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此外昏迷、营养不良、高龄等 感染途径 原菌侵入血流后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及代谢产物才可引起临床感染症状。最常见的侵袭途径是通过感染患者体内的原发细菌感染病灶,如皮肤黏膜感染、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 随着机械通气、静脉导管留置,内镜等侵入性检查和治疗措施的广泛应用,侵人性操作也成为血流感染的常见感染途径,并且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科室感染情况 不同各科室的血流感染发生率亦是不同 感染发生率最高的是在不同专业的ICU病房,多见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真菌感染。 其次在外科病房,在外科感染中尤其在外科术后及烧伤病房中厌氧菌感染率高,往往混合性感染较多见。 在儿科尤其新生儿病房,革兰阳性球菌及条件致病菌感染最为常见。 此外,感染科、血液透析室、血液科、肿瘤科也有较高的感染发生率。 临床表现 血流感染常因原发病、病原菌、患者情况不同临床表现也复杂多变,存在较大差异。但仍有许多共同特点,如寒战、高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皮疹、肝脾大及精神、意识的改变等临床表现,甚至可出现休克、DIC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在不同人群中,如年老体弱、婴幼儿、有基础疾病等患者中临床可无典型表现,如不发热,甚至表现为低体温,实验检查白细胞总数可不上升反而下降等。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定义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文档评论(0)

pen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会计从业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2日上传了会计从业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