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当处理教学的设计细节 着重提高学生学习力.docVIP

精当处理教学的设计细节 着重提高学生学习力.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当处理教学的设计细节 着重提高学生学习力

精当处理教学的设计细节 着重提高学生学习力   摘要: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落实总是通过教学细节来实现的。教学细节体现在教学设计、教学基本功、课堂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师生的交流互动、课后反思等环节中。文章就其中的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分析,来谈谈通过精当处理教学设计的细节来提高初中生化学学习力的做法。   关键词:教学设计;细节;化学;学习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8-0029-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8.011   教学细节看似简单,而简单中体现着思想;看似细微,而细微中表现出艺术;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藏着智慧[1]。因此,在教学行为改变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关注课堂教学细节,对教学细节进行分析、研究、改造和创新。本文通过对笔者的三个教学片段的分析,来研究教学设计细节的处理方法。   一、创设情境,巧设问题   1. 教学片段一:   在学习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知识时,我让学生做一个实验:观察蜡烛燃烧。点燃蜡烛一会儿后,吹灭。   我提问:“看到什么现象?”   “一缕白烟”。   “这缕白烟有什么特别吗?”   “没啥特别啊。”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学生们都看不出门道。接着,我让学生把燃着的蜡烛再次吹灭,马上用火柴点蜡烛芯冒出的那缕白烟。课堂上顿时一片惊讶声:“怎么这个烟也能烧起来”!我立刻提问:“烧木柴冒出的烟能燃烧吗?”“不能”。“那蜡烛冒出的烟到底是什么烟呢?”学生的求知欲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学生们开始讨论开来,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最终只能认为这是一种特别的烟,能燃烧的烟。   我再问:“蜡泪是怎么产生的?”   学生说:“蜡烛受热融化,固态蜡烛变成液态蜡烛。”   追问:“物质有三态变化,在燃烧的情况下,那么高的温度,蜡烛仅仅变成液态而已吗?”   学生答:“还可能变成气体……噢,那些烟就是气态的蜡烛!”学生顿悟。   这一片段体现了两个教学设计细节的处理方法。   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化学的情境教学更多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从而激发其求知欲。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初中生对实验的观察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观察研究到实验的更多细节。这需要教师设计好问题的情境,指导学生深入研究。在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学生很容易判断产生蜡泪是物理变化,而往往会忽略对蜡烛吹灭后产生的白烟研究;或者认为蜡烛吹灭后产生白烟是化学变化。因此在这里,设计一个点燃蜡烛白烟的实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深入研究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问题情境设计要注意几点:一要符合学生的知识经验;二要能引起学生的探索兴趣;[2]三要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四是所提问题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   3. 问题设计求新求巧   好的问题设计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可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引发学生进入不愤不悱的状态。而古板、单调、陈述式的问题设计会使学生兴趣索然,大大降低教学效果[3]。前者是老师“给予”知识的方法,而后者则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展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很好地落实了“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   在上述实验中,如果教师问学生:“蜡烛吹灭后产生白烟,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在没有任何知识的铺垫下,这种问法会使学生按照常规思维回答:“化学变化”。这样,老师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释疑了。   有些教师在学生讨论不出蜡烛的白烟是什么物质时,为了省事,直接揭开了谜底,三言两语就讲完蜡烛的变化过程,没有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因此失去了一次培养思维能力的良机。而“蜡泪是怎么产生的”这一问题把学生的思维从死胡同中牵回来,反应快的学生已经觉醒了,“物质有三态变化”的追问使得其他学生得到顿悟。   对于初学者来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有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教师的作用在于给学生指明或找出搭桥的方法。如果老师三言两语就讲完蜡烛的变化过程,没有让学生动手操作、思考讨论,不在关键点上设计探索线路,学生就难以找到对实验现象进行理性分析的方法,而这恰恰是他们本应得到培养的学习力。   二、创新教法,指导学法   1. 教学片段二   在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课中,课本通过4个对比实验来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发生了化学变化:分别给4朵石蕊干花喷醋酸,喷水,放入CO2气体中,喷水后放入CO2气体中。学生观察到喷醋酸和喷水后放入CO2的干花变红,从而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   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4个实验的同时呈现有点蒙,他们不太适应这种逻辑推理的方法。于是,我调整了实验的顺序,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