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MSE WALL的设计基本的原则.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述MSE WALL的设计基本的原则

简述MSE WALL的设计基本的原则   摘要:拉锚墙在面板处可以结合景观整体规划设计不同的花纹,使城市的景观更加优美,其在中东及欧美地区比较流行。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阐述拉锚墙设计中需要把握的关键环节,本文中与国内计算方法类似的内容未给出相关阐述,其也可参考国内相关规范。   关键词:拉锚墙;MSE WALL;拉锚带   1. 设计参数   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两种回填料,即精选料(用于加筋墙体/拉锚墙)和普通料(用于拉锚墙后侧),如图一、图二所示。   图一:拉锚墙横断面示意图 图二:现场拉锚墙施工横断面   精选料:土重度γ土= 20.00 KN/m3;摩擦角φ≥ 350;均匀系数Cu = D60 / D10≥4;最大土粒径75mm;75um通过率为10%,塑性指数≤6。   一般回填料:土重度γ土= 19.00 KN/m3;摩擦角φ≥ 340   本工程中,拉锚带的强度主要采用等级G30和G50即:30MPa和50MPa (墙体最高近12米,通过计算足以满足强度等要求)。   路面的竖向活荷载按照当地标准统一采用22.4KPa;设计时基础埋深考虑最小值为800mm,在构造上初步保证基础侧滑以及整体稳定性的要求。   2. 分项系数   荷载组合中,主要考虑三种情况作为结构计算的最不利可能:A-考虑所有荷载的最大值,因此该组合将会导致拉锚带最大的拉力以及最大的基础承载力要求;B-考虑最大的倾覆荷载与结构自重和活载的最小值,该组合通常为拉锚带抗拔力和基础抗滑移的控制组合。C-不考虑荷载分项系数荷载组合,即标准组合。组合的分项系数可按表一考虑   荷载   组合 拉锚   墙质量 墙后   测土压力 墙上的   交通荷载 墙背侧的   交通荷载 拉锚墙   密度   A 1.5 1.5 1.5 1.5 Max   B 1.0 1.5 0.0 1.5 Min   C 1.0 1.0 0.0 0.0 Max   表一:荷载分项系数   在计算拉锚墙稳定时,相应的安全系数可 参考下表:   设计内容 基础侧滑 摩擦力 粘聚力 倾覆 承载力 附着力 摩擦力 粘聚力   安全系数 1.20 1.00 1.60 1.5 1.35 1.30 1.00 1.60   表二:安全分项系数   3. 拉锚墙主要设计内容   拉锚墙在设计时考虑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外部稳定,考虑作用在拉锚墙背侧主动土压力的影响,同时不考虑拉锚墙底部前侧被动土压力的有利影响(详图一)。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内容:   拉锚墙的倾覆   拉锚墙基础承载力校核,   拉锚墙基础的侧滑   抗测滑移设计的安全系数可采用下面公式:   ,   其中,   和分别是拉锚墙回填料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   和分别为竖向和水平方向的合力。   基础沉降   在计算沉降过程中 既要考虑由于上部荷载导致的拉锚墙基础沉降,也要考虑拉锚墙自身回填图随着高度变化而产生的沉降,一般情况下,施工过程中能够控制很好的压实度该部分沉降值相对较小。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土体沿滑动面的破坏(用于坡型拉锚墙及不利地段)   设计时,要注意拉锚墙基础及周边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容易产生下图所示的整体倾划的现象。   图三:拉锚墙整体滑动破坏示意图   第二部分是内部稳定,该计算通常决定拉锚带(加筋带)的使用量,以满足加筋区域的土体能够作为整体协同工作,内部稳定计算采用英标修订后的“简化粘性重力法”。   侧向土压力细数 ,其由顶部变化到6米深,6米以下采用常数。   图四:土压力系数随深度变化示意图   竖向土压力 ,计算时在每一层考虑了由于拉锚墙背侧土体导致的倾覆效应。   拉锚带的设计时,应考虑以下破坏不会发生:   拉锚墙楔形破坏,如下图所示   图五:拉锚墙楔形破坏示意图   要尽量保证每一层拉锚带的抗拔力或者拉锚带的摩擦力大于破坏力,设计时必须保证拉锚带的抗力大于楔形破坏区产生的破坏力,并采用下列两个公式的较小值作为设计依据:   or,   ,   其中,   -第j层拉锚带的设计强度;   -所在层加筋带总宽度;   -抵抗区拉锚带的有效长度;   -拉锚墙顶面的附加恒荷载;   -与回填土粘聚力有关的附着力系数;   -材料分项系数   沿拉锚带任意一点的拉伸破坏   在拉锚带和混凝土面板连接位置的拉伸和剪切破坏,   拉锚带和回填土之间的摩擦力损失以避免面板拔出的情况发生。   首先,在粘性重力法中,每一层拉锚带的最大拉力由以下公式计算:   (KN/m2)   (KN/m)   其中,   -集中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水平拉锚带应力;   -拉锚带竖向间距。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