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启示录:《百年香港楼市史》整理版.docVIP

世纪启示录:《百年香港楼市史》整理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纪启示录:《百年香港楼市史》整理版.doc

世纪启示录:《百年香港楼市史》 1999年,TVB楼市题材电视剧《创世纪》开播,一时间全港万人空巷追剧集。这部耗资1.5亿港元的港剧与它的名字一样气势恢宏,迄今为止仍是TVB成本最高的一部剧之一。剧中主角许文彪有一句话道出了当时所有香港人的心声:“我不是没有尝试过,我尝试安分守己,拼命干活!挣那么一点点钱!我试过!但是外面那些人,外面那些人!他们只是拿一点点钱出来,花一点点时间,把房价炒高不断地赚大钱!这叫作公平吗?”更为戏剧的是,该剧著名编剧司徒锦源,当时他已经45岁了,依然没有钱买房。 那部剧开播十几年之后,香港人买房还是那么难,置业难度冠绝全球。 2018年更爆出一则成交信息,香港何文田的一个车位以600万成交,大概只有4个平方。中环31平小户型卖到1500万,单价接近50万每平。为此,香港政府提出首次置业支持政策:从没买过楼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个人月收入不到3.4万或家庭月收入不到6.8万,就有资格申请首置盘,低价买楼。 据统计,家庭月收入4万以上的,已经是香港前32.8%的人群了。天呐!现在即使月收入6.8万,都得靠政府帮忙才买得了房,可见香港楼价的惨烈程度! 那么香港高楼价的真正历史原因是什么?它过去一百年又是如何演变成今天这样的?对我们又有什么启示? 01、香港概况及由来 香港目前800万人口左右,有1104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目前开发出来的只有260平方公里左右,开发程度24%。01香港概括及由来在明朝时,广东一带盛产莞香,此香香味奇特,颇受人们的喜爱,故而远销全国,饮誉世界。 由于当时贩香商人们一般都是在港岛北岸石排湾港将莞香装船运往外地,所以人们将这个港口称为香港,意为贩香运香之港,将港口旁边的村庄,称为香港村。 1841年英国侵略军在港岛南部赤柱登陆后,由一名叫陈群的当地居民带路,英军询问该处地名,陈群用当地土话答称香港,英军即以陈群的地方口音HongKong记之,并用以称呼全岛。 在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香港作为全岛的名称被正式确定下来。 02、香港城市化的肇始肇始 《南京条约之后》,香港被英国殖民者占领,其基本的城市建设也由此展开,通水、通电、修筑马路等,逐步由一个渔村转变为小型城市。这个期间,大量外国资本进入,兴办银行、航运、贸易、加工企业等,香港进入数十年的稳定发展时期。 由于香港拥有便利的地理条件和殖民地的荫蔽,使其成为远东地区经济和政治人物活动的跳板,辛亥革命前夕,孙文、黄兴等人多次前往香港,躲避晚清追杀和募集革命经费,华侨也多聚集于此,兴办民族工业。 1911年后的国民党执政初期,香港并非当时的大城市,但1937年远东第一大城市上海沦陷之后,大量高官富贾携带巨额财富逃往香港,为香港带来大量的人口和财富,以致一到“饮茶时间”,香港酒楼食肆就人满为患。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被日本占领长达三年时间,百业萧条,人口由战前150万锐减至1945年的50万,楼市也出现下跌。 (日军轰炸香港,房屋大量倒塌,留下一片废墟) 但1945国共内战,蒋介石败退台湾又使香港迎来了新一轮的人口涌入狂潮,香港人口从1945年50万人一下子膨胀到1950年的200万人。 据统计,这次人口狂潮至少给香港带来了超过5亿美金的资金以及100多万廉价劳工。 而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使香港再次获得从东南亚流入的1亿美元资金!这是一个多大的数字呢?大概十年后,香港全年GDP也不过10亿美元。 朝鲜战争期间香港是战略物资贸易中转站,大量物资从这里源源不断转运至朝鲜战场,使得香港贸易额不断攀升。 依靠大陆的资金和战争贸易,到朝鲜战争结束时,香港已经拥有了大量的港口码头、船舶、贸易公司以及劳工人才。这些为后来60-70年代香港本土制造业出口产品,抢占国际市场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自此以后,香港这座城市形成了自我造血能力,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腾飞,为楼市其后数十年的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经济支撑。 1950年,香港制造业产值仅占GDP9%,1955年升至21.8%,到1970年更是高达31%,可见期间工业制造的突飞猛进。 战后香港以服装、塑料花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航运为主,蓬勃发展的经济,使无数小人物实现了人生逆袭,香港居民储蓄存款连年上涨。在香港置业安居成为那一批外逃至香港的人们最大梦想!俗称“逃难香港,个个都希望发达,最终有瓦遮头”。 (战后香港人的居住条件) 03、香港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与华人企业家崛起 工业化总是伴随着城市化,而城市化使房地产业逐渐成为香港的经济支柱。 那时候每到周末,很多香港家庭几乎全家出动去参观新楼盘示范单位,俗称“唔买都去看下”。这种全民买楼的社会大环境,隐隐中预示着香港社会即将迎来史无前例的财富机会,而霍英东、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等人就是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大机遇的人。 霍英东原始资本,

文档评论(0)

2837587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