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案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 资料下载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 《草原》教案设计 南隆镇二小 贾小樱 学习要求:   1、读懂课主,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中含着的意思。 3、品味、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4、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重难点、关键 1、感受大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2、品读词句,体会比喻句的妙用。 学习过程 一、导课 1、播放阿日布杰演唱的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使学生通过视听感受广泛无边、蓝天碧野的大草原。 2、导言: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先生一块儿领略草原美丽迷人的风光。感受蒙古同胞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整体感知 1、范读全文,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辽阔、美丽、富有) 2、学生介绍陈巴尔虎旗的情况。   陈巴尔虎旗牧场,方圆几百里,那儿土壤肥沃,牧草茂密,野花芳香,湖泊晶莹,像蓝宝石镶在辽阔的大草原上,蒙古族同胞就生活在这风景如画的地方…… 三、初读,理清课文线索 1、默读。思考:课文都写了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语句。(初见草原→接近陈巴尔虎旗→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蒙古包外) 2、分组读议各段内容,概括五段段意(可以小标题形式)。 (1)草原美景;(2)欢迎远客;(3)亲切相见;(4)热情款待;(5) 联欢话别。 四、导读第一自然段 1、草原上是一幅什么样的美景?自由读,画出景色美的语句(天空、空气、天底下、小丘、羊群……) 出示投影:这是(    )的草原。_______________ (括号中填自己的感想,横线上填写自己发出此感想的书中的句子。) 学生A:这是(美丽)的草原。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教师:什么是“翠色欲流”?说明什么? 学生B:这是(碧绿)的草原。四面都是小丘,平地是绿的,上丘也是绿的。 学生C:这是(广阔)草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学生D:这是(令人欣慰)的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学习E:这是(令人惊叹)的草原。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2、出示投影 (1)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比较说明“清鲜、明朗的景色是什么样?练习朗读。 学生A:草原的天空不仅晴朗,而且明亮。 学习B:草原的空气不仅新鲜,而且没有杂质,十分洁净。 学生C:草原的天空和空气都很纯净,没有污染,感觉是一种纯粹的美,令人心旷神怡。 (2)比较两句有什么不同? 空气清鲜,天空明朗。 空气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3、想象感受 老舍先生初入草原看见这样的情景“总想高歌一曲”,同学们要是见到这种美景会不会有类似的感受呢? 4、感情朗读第一段。加上自己的感受,读得轻松愉快! 5、指导背诵。 1)(齐)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师)那里的天(生)……(师)在天底下(生)……(师)四面都有小丘……(师)羊群(生)……(师)那些小丘的线条(生)……(师)这种境界(生)……(师)在这种境界里(生)…… 2)想想按什么顺序背?记住那些关键词帮助记忆? 3)试背。 五、探讨学习第2-5自然段 1、默读,小组讨论。 出示:这是(    )的草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自学、汇报 学生A:这是(热情)的草原人。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好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学生B:以上的句子也说明这是(美丽)的草原人。 学生C:这是(能歌善舞)的草原人。 学生D:这是(多才多艺)的草原人。 学生F:这是(好客)的草原人。 学生分别用文中的句子加以说明并朗读。 3、你们看到这样的草原,这样的草原人,想做点什么? 出示:看到(    )的草原。  看到(    )的草原人。    我们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A:看到(翠色欲流)的草原。 看到(襟飘带舞)的草原人。     我们真想个把这幅美景画下来。 学习B:………   学生C:………  ……… 4、拓展 出示:假如我是(     ),我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A:假如我是(蒙古人),我会说:“…………” 学生B:假如我是(一名游人),我会说:“…………” 学生C:假如我是(一名摄影师),我会说:“…………” 学生D:假如我是(一朵草原上的小花),我会说:“…………” 六、解读诗句,提示主题“民族团结” 1、愉

文档评论(0)

xfnz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