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浦城县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及防控的对策
浦城县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及防控的对策
摘要介绍浦城县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病特点、发生规律,并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提出了该病的防控对策,以为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5;111.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158-02
浦城县位于福建省最北部,耕地面积3.698万hm2,主要种植水稻,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农户种植的稻作类型有早稻、再生稻、一季单晚、烟后稻及双季晚稻[1]。由裴济病毒属新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Genus Fijivirus)引起的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自2001年在广东省阳西县首次发现,发生面积逐年扩大。2009―2010年该病在福建省浦城县稻田零星发生,部分稻田暴发成灾,全县发生面积在6 666.67 hm2以上,其中造成较重(损失在20%以上)损失的约666.67 hm2。2010研究人员结合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在浦城县仙阳镇麒麟畈实施,并根据浦城县的夏季气候特点,对该病的发生特点、规律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1田间发病特点
1.1发病症状
水稻各生育期均可感病,症状因染病时期不同而异。①秧苗期。感病的稻株,严重矮缩(不及正常株高1/3),不能拔节,重病株早枯死亡。②分蘖期。本田初期感病的稻株,明显矮缩(约为正常株高1/2),不抽穗或仅抽包颈穗。③拔节期。感病稻株,矮缩不明显,能抽穗,但穗小,不实粒多,粒重轻。
不同生育期发病稻株叶色深绿,上部叶的叶面可见凹凸不平的皱折(多见于叶片基部);病株地上数节节部有倒生须根及高节位分枝;病株茎秆表面有乳白色大小约1~2 mm的瘤状突起(手摸有明显粗糙感),瘤突呈蜡点状纵向排列成条形,早期乳白色,后期褐黑色;病瘤产生的节位,因感病时期的不同而异,早期感病稻株,病瘤产生的结尾在下位节,感病时期越晚,病瘤产生的节位越高[2]。感病植株根系不发达,须根少而短,严重时根系呈黄褐色。
1.2中、晚稻重于早稻、再生稻
从2009年以来,通过2年采取多点调查,发现该病主要发生于中稻和晚稻(烟后稻)。早稻、再生稻发病普遍很轻,矮缩病株率一般低于1%。但早稻、再生稻后期存在一定比例的轻症病株,早稻、再生稻仅表现叶色深绿或植株中、上部茎节节间表面出现少量瘤突;中稻稻田病株率一般在3%~30%,双晚和烟后稻田间病株率一般在5%~30%,严重的超过50%,甚至绝收。
2病害发生规律
2.1初侵染源
闽北各地病害初侵染源是由迁入性白背飞虱带毒传入,一般在每年的5月中下旬随着南方暖湿气流带来的强降雨,大量的异地白背飞虱迁入浦城。2010年5月28日出现白背飞虱迁入高峰,单日诱虫量达4 768头,白背飞虱的带毒率与虫源地直接相关,这些带毒迁入飞虱成为初侵染源,并使该病迅速传播。
2.2不同播期水稻发病规律
每年3月开始,白背飞虱在我国从南方向北方逐渐迁移,迁入浦城的高峰期大致在5月中下旬,此时为早稻(再生稻)分蘖期,迁入代成虫传毒会引发植株矮缩症状;第2代白背飞虱发生期为早稻拔节期,此时传毒侵染仅引发轻症病株,由于迁入代成虫带病率和传播效率都不高。因此,早稻(再生稻)矮缩病株率很低,一般低于1%。
浦城县中、晚稻(含单季稻、双晚和烟后稻)自秧苗期开始即受白背飞虱传毒侵染。侵染发生越早,病害越严重,秧苗期染病是病害发生程度的决定因子。如果带毒成虫侵入早期秧田,并在获毒秧苗上产卵,由于白背飞虱卵的历期很短(仅为5~6 d),其下代若虫可在秧田期进行再传毒,致使秧苗高比率带毒,移栽后本田严重发病;如果带毒成虫侵入晚期秧田,染病秧苗及其上的虫卵将一并移栽至本田,在本田初期产生带毒若虫,这批若虫在田间进行短距离转移传毒,致使田间矮缩病株呈集团式分布;如果带毒成虫直接侵入中、晚稻本田,由于群体中带毒率比较低,只能引起少数植株染病,使矮缩病株呈零星分布。而晚稻田中后期产生的带毒白背飞虱,只能造成水稻后期染病,表现为抽穗不完全或其他轻微症状。育秧地点离早稻田越近,秧苗期与早稻收割期越吻合,发病越重。
3防控对策
结合2年的防治经验,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应采取“切断毒链,治虫防病,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综合防治策略。抓住秧苗期和本田初期关键环节,实施科学防控。
3.1合理选用抗(耐)病品种
水稻不同品种对病毒病抗性差异较大,实践表明,两优培九、中浙优10号等品种较抗(耐)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
3.2改进栽培技术
3.2.1适时移栽,科学管肥水。一是在水稻病毒病重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议建筑电气安全性的措施.doc
- 浅议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doc
- 浅议建筑电气节能的措施.doc
- 浅议建筑结构施工房屋裂缝控制的措施.doc
- 浅议建筑给排水节水的措施.doc
- 浅议建筑节能技术的措施.doc
- 浅议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doc
- 浅议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管理及监理的对策.doc
- 浅议弯曲河段桥区航道整治的措施.doc
- 浅议当代家庭德育问题及其的对策.doc
- 小说阅读答题模板・每日10分钟背诵小纸条.docx
- 【絮语文】2025-2026学年上期高三语文早读材料第13周.docx
- 福建省福州市福九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 2026《人民日报》闪光金句+精彩作文构思).docx
-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 【絮语文】(公众号)2026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屈原列传》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x
- 2026届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高三10月调研考试“格物致知””主题作文导写讲评课件.pptx
- 浅谈如何对联.docx
- 民国对联三百副(3).doc
- 渔洋十二法之11.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