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皮疹伴发热
风疹抗体:发疹时或发疹后1-2 天出现。 较常见的易引起发热的药物 洋地黄,胰岛素,氯霉素,四环素等。 临床表现: 高热,咽痛,扁桃体红肿,有灰白色易被擦去的渗出性膜,软腭粘膜充血,有点状红斑及散在瘀斑; 2 白色杨梅舌:病初,舌乳头红肿肥大,突出于白色舌苔之中; 3 红色杨梅舌:3-4天后,白色舌苔脱落,舌呈鲜红色,舌乳头红肿突出 4 Pastia线:在肘窝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皮疹更加密集,可见深红色瘀点状线条; 5 口周苍白圈:两颊及前额部充血潮红,口鼻周围呈现特征性的口周围苍白; 图 猩红热皮疹 发病后一天发疹; 颈、躯干、四肢依次出现,皮疹48小时达高峰; 皮损为弥漫性的猩红色,严重者可有出血性皮疹; 病程7~8 d, 皮疹依出疹先后顺序开始消退, 伴糠皮样脱屑,手足大片脱屑. 猩红热 猩红热并发症: 化脓性并发症:扁桃体周围脓肿,颈淋巴结炎,鼻窦炎,中耳炎; 中毒性并发症:心肌炎,心内膜炎; 变态反应性并发症:疾病后2-3周,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 脓毒败血症疹 脓毒败血症疹 病因:脓毒血症或败血症时,病原菌 侵入血流,生长繁殖,播散于 皮肤或其所产生的毒素所引起。 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 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 葡萄球菌性脓毒败血症性疹 见于葡萄球菌败血症、内脏器官的葡萄球菌感染及葡萄球菌性脓皮病患者; 突然畏寒,发热,全身症状重; 皮疹:主要为荨麻疹、瘀点、猩红热或麻疹样发疹,有痒或灼热感,也可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红斑、丘疹、水疱、结节或迁移性皮下脓肿。 其中金葡菌败血症皮疹见于1/4-1/6的病例,以瘀点多见,脓疱疹虽较少见,但其出现有助于诊断。迁徙性损害是其特点,半数病例出现,常见多发性肺部浸润,其次为肝脓肿、化脓性脑膜炎、骨髓炎、皮下脓肿等。 特殊病原体感染 恙虫病 斑疹伤寒 人无形体病 斑点热 梅毒 皮肤结核 恙虫病 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 病患者多有野外作业史 临床表现有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特征性临床表现。 恙虫病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1994年美国报告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2006年,我国在安徽省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 急性高热伴血小板减少等 末梢血涂片镜检中性粒细胞内可见桑葚状包涵体。 急性期血清嗜吞噬细胞无形体IgM抗体阳性。 恢复期血清嗜吞噬细胞无形体IgG抗体阳性。 * 人粒细胞无形体分类学位置 原核生物界 (kindom of prokaryote) 薄壁菌门(Phylum Gracilicutes) 变形菌纲α亚群(α subdivision of proteobacteria) 立克次体目(order of Rickettsiales ) 立克次体科(family of Rickettsiae) 无形体科(family of Anaplasmataceae) 立克次体属 恙虫病东方体属 无形体属 埃立克体属 人嗜粒细胞无形体 人嗜单核细胞埃立克体 (Taxonomy of anaplasma) genera of Rickettsia genera of orientia tsutsugamushi genera of Anaplasma genera of Ehrichia Human granuloctytic anaplasma (HGA,formerly known as human granulocytotropic ehrlichiosis or HGE) Human monocytotropic (or monoctytic)ehrlichiosis(HME) 斑疹伤寒群 斑点热群 Typhus group spotted feve group 流行性斑疹伤寒 地方性斑疹伤寒 R.prowazakii R.typhi 传统立克次体病 新发立克次体病 治疗 多西环素:200mg 每12h1次。 药疹 急性荨麻疹 多形红斑 二、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药物热是由于使用某种药物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是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为临床常见的发热原因之一。 药物热 药物热的发生机制 药物的制造或使用过程中污染了微生物,内毒素或其他杂质所致。最常见的是输液反应; 因药物的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常见的癫痫持续状态PPT.ppt
- 常见的癌痛规范化治疗.ppt
- 常见的癫痫病人的护理.ppt
- 常见的癫痫病人的护理PPT.ppt
- 常见的癫痫病人的护理-图文.ppt
- 常见的癌痛规范化的护理管理.ppt
- 常见的癌痛示范病房建设经验.ppt
- 常见的癌症肿瘤防治科普知识--杨海忠.ppt
- 常见的白细胞减少症.ppt
- 常见的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课件.ppt
- 幼儿园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PPT.ppt
- 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课.ppt
- 4.2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课件(共2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大模型平民化开启“AI+医疗”新纪元.pptx
- 2《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3《鸿门宴》 课件 (共5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unit 2能力阅读写作拔高练-学九级英语全一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pdf
- 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 (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 “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教育班会-阅读启心智,知识筑梦想 课件(共27张PPT).pptx
- 4EAT 变速箱维修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