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鼓胀(精).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内科学——鼓胀(精)

鼓胀 广州中医药大学 周福生 病机小节 鼓胀病位:肝,与脾肾密切相关 病机重点: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瘀血、水饮互结于腹中。 病机特点:本虚标实 初、中期:肝郁脾虚,累及于肾——气、血、水互结; 晚期:肝脾肾耗伤 虚火上炎或郁久化热,内扰心神,引动肝风——神昏、痉厥 耗血、动血——出血 舌苔白腻 舌苔白腻水滑 舌红苔黄腻 黄疸 舌紫暗 舌淡胖边有齿印,苔厚腻水滑 舌光红少津 舌红苔灰黑 舌红苔黄燥 九、结语 病机 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饮互结腹。 病位 肝,与脾肾密切相关 临床特征 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 辩证-分虚实两大类 治则 攻补兼施、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六、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1、气滞湿阻 症状:腹部胀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痛,食少纳呆,嗳气后稍减,或下肢微肿,苔白腻,脉弦细。 鼓胀特点+肝郁湿阻症 治法:疏肝解郁,除湿散满。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2、寒湿困脾 症状: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脘腹痞胀,得热则舒,周身困重,怯寒肢肿,尿少便溏,苔白腻,脉弦迟。 鼓胀特点+寒湿内蕴症 治法:温阳散寒,化湿醒脾。 方药:实脾饮。 3、湿热蕴结 症状:腹大坚满,皮紧拒按,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大便秘结或塘垢,小便赤涩,或有黄疸,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而润,脉弦数。 鼓胀特点+湿热内蕴症 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方药: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舟车丸。 4、肝脾血瘀 症状:腹大坚硬,脉络暴露,胁腹刺痛,面色晦暗,头颈胸臂等处可见赤丝血缕,唇紫褐,便黑,肌肤甲错,口干饮水不欲下咽,舌紫暗或边有瘀斑,脉细涩。 鼓胀特点+瘀血内阻症 治法:活血化瘀,化气利水。 方药:调营饮。 5、脾肾阳虚 症状:腹大胀满,撑胀不甚,朝宽暮急,面色苍黄,胸闷纳呆,便溏,畏寒肢冷,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胖,边有齿印,苔厚腻,脉沉弱。 鼓胀特点+阳虚症 治法:温补脾肾,行气利水。 方药: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 或济生肾气丸。 6、肝肾阴虚 症状:腹大坚满,甚则脉络暴露,消瘦,面色晦滞,小便短少,口燥咽干,心烦少寐,齿鼻衄血,舌红绛少津,脉弦细数。 鼓胀特点+肝肾阴虚+虚热动血症 治法:滋养肝肾,凉血化瘀。 方药:六味地黄丸或一贯煎 合膈下逐瘀汤。 7、鼓胀出血 症状:轻则齿鼻出血,重则突然大量吐血或黑便,伴腹胀满,胃脘不适,舌红,苔黄,脉弦数。 湿热型鼓胀特点+热甚动血症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药:泻心汤合十灰散。 8、鼓胀神昏 症状:神昏,高热烦躁,怒目狂叫,口臭便秘,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湿热型鼓胀特点+热入心包症。 治法:清心开窍。 方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或用醒脑静注射液滴注。 七、转归预后 转归 攻乏太过 实证 虚证 复感外邪 湿重 脾肾阳虚 湿热 热重 肝肾阴虚 八、预后: 出血 鼓胀 神昏 预后差 痉厥 黄疸 临床缓解 带病延年 十、病 案 分 析 陈某,男性,56岁 患者素来嗜酒,每日约白酒8两至1斤。1990年曾患过急性黄疸性肝炎,经住院治疗后好转,此后被医生建议戒酒。但近10年来,常有肝区胀痛不适,食后腹胀,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溏稀,每日1—5次。时有午后低烧,但手足欠温,头晕耳鸣,腰酸乏力,胁下胀满。近1个月来,因工作劳累,腹胀加剧,腰膝酸软,四肢不温,尿量减少,下肢浮肿,身目发黄,胃纳欠佳,大便溏稀。于1999年6月收入我院内2病区。查:皮肤巩膜黄染,腹壁静脉怒张,腹部膨隆,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