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地本质属性对语文教育再思考.doc

基于语文地本质属性对语文教育再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语文地本质属性对语文教育再思考

基于语文的本质属性对语文教育再思考-中学语文论文 基于语文的本质属性对语文教育再思考 聂剑平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种理念已经在国家课程标准中得到确认。不过,从这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看,有关语文学科本质的理论认识还是没有发挥出预期的指导效果:大多数情况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很难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什么原因呢?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还没有进一步认清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因为“语文”与“语文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虽有密切联系,但是不能够简单画等号。即使我们已经较好地把握了语文的性质,但如果不进一步去认识语文教育这种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我们仍然无法明了地开展有效的语文教育活动。本文试图从“语文”的性质入手来认识语文教育的本质问题。 事实上,随着人们对语文本质属性的认识逐步清晰,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突破性地出现了一些关于语文教育的文字表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它强调学生是语文实践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过,比较可惜,这些文字表述与当下一般的学科教育理念有太多的相似性,因而并没有清晰地揭示出语文教育的本质特征。 按照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也就是说,语文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并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决定了语文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训练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训练”的模式意味着学校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言语实践。 广义上讲,言语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但一般的言语实践都是随意、自在的社交行为,而非真正意义的“教育行为”。毫无疑问,学校语文教育有其特殊性:学生的言语实践主要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基于某一具体交际内容进行的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序列化的综合训练。这其中包含几层互为一体的方面,笔者分开表述如下: 一、言语实践的主体是学生,但学生作为言语实践的主体地位只能在教师的积极主导作用下才可能得以实现 现实的课堂教学虽历经十年新课改洗礼,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难以得到充分合理的实现。一般认为这是教师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结果。不过,这种批评不意味着要求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放弃教师的主导,无异于取消学校语文教育。 我以为,学校语文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划分为消极与积极的主导两种。 消极的主导往往从教学的设计到教学的实施都无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主要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这是传统语文教育的典型特征。比如:现在的语文课都很重视人文教育,有一位学养很高的语文教师,对《合欢树》一文的理解很深刻,他发现了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生命感悟,但是在教学中完全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分析去感受,而是脱离真实的生活,居高临下地揭示出“高大上”的生命感悟。这样的教学就无异于空洞的说教,教师讲解越深刻,学生理解越糊涂,教学的效果不言而喻。这就是消极的主导。 而积极的主导则是教师始终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策划和实施语文教育。具体包括: (1)从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学习目标。这里“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自发的语文学习要求。所谓学生的学习需求,主要的是指基于国家教育培养意志,学生成为合格公民所具有的语文素养与能力的需求,也指基于学生个性成长发展趋势所需要的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需求。因此,为实现国家教育的培养意志,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来确定阶段性语文教育的目标;为支持学生个性化、多样化语文能力发展,语文教师又要充分地研究学生实际的语文素养与爱好,预测学生的发展方向,进而在具体的语文教育中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无目标教学基本是当下语文教育的一种常态,它或许就是我们语文教育效率低下的结症之一。如何研究发现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如何设定一节课的语文学习目标,乃至设定一个阶段性的语文学习目标,这是我们语文教育界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否则,语文教师的积极主导作用就会发生危机。 (2)根据学习目标达成的需要确定语文学习内容。既然我们是根据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需求来确定学习目标,我们就必须根据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需要来确定学习的内容。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比较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学习内容的不确定性。就语文阅读教学而言,看上去我们有了教材,有了具

文档评论(0)

镜花水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