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昭通市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防治措施.docVIP

论昭通市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防治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昭通市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防治措施

论昭通市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防治措施   [摘要] 本文在全面分析昭通市农业面源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防为主,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综合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趋势;防治;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看到,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业投入品的增加,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低,以及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导致农业污染加重,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在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的施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而造成的。据统计,2006年我省农药施用量3.18万t,按常用耕地6300万亩计,每年每亩施药量达到0.5kg。全省化肥(折纯)施用量达到148.36万t,平均每年每亩化肥(折纯)施用量达到23.5kg。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不仅使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产品中农药、重金属、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残留超标,而且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磷等物质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水体,造成江河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   农业面源污染,一方面使农产品质量下降,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影响到人居环境,降低生活质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业农村环境是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目前对农业面源污染底数不清,影响程度不明,认识不高,措施不准,影响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和农业环境的治理,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我市农业污染情况逐步趋于恶化,但污染物的排放量、污染的发展趋势和程度如何等具体情况由于底数不清而造成一直以来只有一个定性的感官认识,而没有一个科学客观的定量分析结论,通过此次污染源普查,我们能通过对普查数据的分析,得以明晰我市农业污染目前的状况科学地判断我市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程度、发展趋势及对怎样防治和治理农业污染提供客观的指导依据和数据支撑。   根据此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显示:   一、总体情况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下游,滇、川、黔三省结合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02°52’~105°18’、北纬26°18’~28°40’之间,全市辖10县l区,总面积2.3万km2。整个地势由于受乌蒙山脉和五莲山脉以及江河深切割,形成陡峻峡谷,西南高、东北低,北部最低海拔水富县滚坎坝267米,南部最高海拔巧家县药山4040m,相对高差3773m。大于1 km2的连片坝冲77个1141.94 km2,占土地面积5.09%,其中,大于20km2的坝冲889.58km2,其余94.01%是山地或深丘地区。由于水平位置和垂直高度的差异,构成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立体农业的特点。不同的自然气候类型区,为我市5业12项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农、林、牧、副、渔五业俱全,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12项都能生产,2007年全年粮食作物产量1405878t、蔬菜922823t、园林水果183469t、糖料160220t、烟叶55907t、油料作物17325t、瓜果类6037t、药5675t。   我市2007年12月31日止全年共有耕地、园地5687242.87亩,其中耕地面积5142986.47亩,园地面积544256.4亩,全市共施用化肥181673.59t,平均每亩施用31.94kg;通过地表径流流失总氮、磷折纯1367.58t,地下淋容途径流失总氮折纯255.39t,不同途径共计流失1622.97t,平均每亩流失0.29kg;农药全年使用1205.17t,平均每亩使用0.22kg;地膜全年使用3354.91t,残留718.68t,平均每亩残留0.13kg;产生秸杆170.72万t,随意丢弃6.3万t,平均每亩丢弃11.08kg;全年耕地、园地共排放污染物66546.82t,平均每亩排放污染物11.72kg,其中耕地污染物排放66198.49t,平均每亩排放污染物12.87kg,园地污染物排放348.33t,平均每亩排放污染物0.64kg,从总体数据来看,我市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不容乐观,各污染物的平均值已接近或远远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我市各县区平均每亩污染物排放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绥江、威信、盐津、彝良、镇雄、大关、昭阳、水富、巧家、鲁甸和永善,污染物排放量依次为124.05kg、26.79kg、17.98kg、12.67kg、12.38kg、3.82kg、2.64kg、1.69kg、1.35kg、1.05kg和0.92kg,如全市平均每亩施用31.94kg比全省平均每亩施用23.5kg多出了8.44kg,而我市的个别县是全省平均值的3倍以上如水富109.45kg,鲁甸75.01kg和彝良59.82kg;农药平均使用0.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