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材的意義6-1 「教材」一詞,有兩種英文名稱,一為「subject-matter」,另一為「teaching material」。「subject-matter」指的是學科的內容,而「teaching material」指的是教學活動中所使用的各種教學資源。因此,教材的涵義就有廣狹之分。 教材的意義6-2 王連生(1985)認為教材是各學科的內容,教學時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教科書、實物、圖書、視聽教材等教具。 Source: 王連生(1985)。教育概論。臺北:五南。 教材的意義6-3 陳昭雄(1985)認為工職教育教材係用來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的各種材料或工具。 Source: 陳昭雄(1985)。工業職業技術教育。臺北:三民。 教材的意義6-4 林寶山(1988)指出教材有兩種涵義:一是指教師用以協助學生學習的各種材料,例如教科書、幻燈片、影片、補充材料等。另一個涵義則是指教學材料上所包含的題材與內容。 Source: 林寶山(1988)。教學原理。臺北:五南。 教材的意義6-5 孫邦正(1971)認為教材是指各種學習活動的內容而言,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時所用的材料都是教材,這些材料包含生活上所必須的知識、技能、習慣、態度、理想等。 資料來源:孫邦正(1971)。課程教材教學通論。臺北:三民書局。 教材的意義6-6 康自立(1989)認為教材是學校教學中各學科的內容,亦即教師從事教學時所用的材料,包括教科書、書報、雜誌、圖書、實物、模型、補充讀物、影片、視聽媒體、產品目錄、說明書等。 資料來源:康自立(1989)。教材發展之基本概念。職業訓練教材製作參考手冊,1-22 , 臺北:職業 訓練局。 教材的範圍 孫邦正(1968)認為教材是指適應生活環境的有效方法,所以教材的範圍很廣,包括生活上所必須的知識、技能、習慣、理想等,並不限於教科書的材料。教科書只是最低限度的教材,或者說是教材的一部分,並不是教材的全部。除了教科書之外,像書報、雜誌、圖畫、表解、實物、標本、模型、儀器、補充讀物、電影片、幻燈片、教育播音,以及教師的經驗、學生的經驗、社會機關和習俗制度、大自然的現象等,都是教材的資源。 Source: 孫邦正(1968)。教育概論。臺北:臺灣商務。 教材的特性2-1 依據王連生(1985)觀點,教材具有下述三項特性: 1.從本質上來看,教材是人類生活經驗的精華,也是人類文化的結晶。 2.從功能上來看,教材是適應生活需要的有效工具。 3.從性質上來看,教材可分括各種事實與原理的敘述性(descriptive)教材與包括各種行為規範的規範性(normative)教材。 教材的特性2-2 陳昭雄(1985)認為技術教育教學活動,著重技能的學習,實習課程的教材具有下列特性: (1)明確性; (2)多樣性; (3)實用性; (4)時間性。 選擇教材的標準4-1 孫邦正(1968)認為選擇教材標準,有下列各項: (1)根據教育目標; (2)適合社會需要; (3)適合學習心理; (4)比較有價值的; (5)注意活的經驗。 選擇教材的標準4-2 王連生(1985)認為選擇教材的原則主要有下列三項: 1.根據教育目標 2.切合生活需要 3.適應學習心理 選擇教材的標準4-3 王連生(1985)認為選擇教材時應注意下列的要項: 1.滿足學生的興趣 2.配合學生的能力與性向 3.最具理想的價值 4.注意活的經驗 選擇教材的標準4-4 Taba(1962)認為選擇教材的標準為: 1.教材要具有重要性或有效性(significance and validity) 2.教材要能符合社會的實況(consistency with social realities) 3.教材的廣度及深度要平衡(balance of breadth and depth) 4.教材要能達成各類教育目標(achievement of a wide range of objectives) 5.教材要有可學性並適合學生的經驗(learnability and adapatation of experience of students) 6.教材要能適合學生的需要與興趣(appropriateness to the needs and interests of the students) 教材的組織原則3-1 孫邦正(1968)認為教材的組織原則為: (1)由易至難; (2)由簡至繁; (3)由具體的至抽象的; (4)由舊經驗至新經驗; (5)由最重要的至次要的。 教材的組織原則3-2 王連生(1985)認為教材的組織原則為: 1.教材的排列應遵循「由易而難,由簡而繁,由具體到抽象,由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维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精品·公开课件).ppt
- 江苏未来影视文化创意园画册文案结构策划(精品·公开课件).ppt
- 江钨集团发展规划建议书(沟通版V01)(精品·公开课件).ppt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企业会计学——导论(精品·公开课件).ppt
- 江西电信信息安全管理培训(精品·公开课件).ppt
- 江西开业庆典 年会节目 文艺晚会(精品·公开课件).ppt
- 江西省2008年高考数学卷命题特点分析及2009年高考备考(精品·公开课件).ppt
- 江西省初三化学练习册答案(全一册)(精品·公开课件).ppt
- 江西演出公司歌手邵雅茜商业演艺资料(精品·公开课件).ppt
- 将进酒_高一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精品·公开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