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族丧葬仪式》精选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族丧葬文化 丧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指埋葬死者的风俗。本文主要就礼仪方面的问题,对中国自古以来的丧葬做个简单的介绍。限于篇幅原因,在陵寝制度,葬式、葬法等方面几乎没有涉及。 一、起源 鬼神崇拜 丧葬仪式 (1)灵魂观念的产生 (2)灵魂复生出鬼魂 2.巫术影响 巫术是原始人自发形成的,它源于对于自然力的恐惧在丧葬仪式中,人们经常用一些巫术,例如“红色现象”,跳舞等一次表达对死者的不舍和灵魂的祝福。 “模拟巫术”与“接触巫术”,因为灵魂不死观 念,才需要和死者的灵魂对话,于是丧葬仪 式不可避免有巫术的影响。 3.哲学意味 (1)“万物有灵”——一种愚昧的哲学观念。催生了人们认为的“生命永恒”观念,于是又了一系列的仪式。 (2)对祖先的一种依赖和尊敬——孝。 生产力不发达,依靠先辈的经验生存。氏 族社会时期孝的现象已经产生,但是具体 观念还没有形成。 仪式 祭奠——对灵魂的迷信 追悼——对死者的怀念 居丧——对鬼魂的恐惧 二、发展变化 1.三代时期 夏代,孝观念产生,事鬼敬神 商代,先鬼而后礼,以上帝为中心的鬼神系统已经形成。 周代,敬鬼神而远之 丧服的出现 西周的诸侯国——桧 凡亲人死亡,其子女应穿素色衣服3年。但并 没有流行开来。 周代丧礼 停尸 招魂 奉体魄精神 吊丧 为铭 陈袭事及沐浴饭含之具 沐浴、饭含、袭尸 设重 陈小敛衣及奠小敛馔 大敛 朝夕哭奠 筮卜宅兆、葬日 既夕 迁柩 下葬 返哭及虞礼 祔 服丧 2、春秋战国时期 (1)丧礼隆重繁琐 孔子重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虽然墨家道家等都提出薄葬,但到战国时期,隆重繁琐的丧葬仪式成型了。 一个士的丧礼有32种之多 初终(属纩) 易服:亲人要换衣服 闻丧、奔丧 成服 朝夕奠、朔望奠 穿圹即营墓 刻碑志 备明器 启殡:准备出殡,将灵柩迁到堂屋正中 虞祭:父母葬后迎灵魂于殡宫叫虞祭,分初虞、再虞和三虞 卒哭:终止之哭,即百日后改无时之哭为卒哭,于三虞后的一个刚日举行 (2)等级制度森严 自从产生以来就存在着等级制的色彩。商周时期制度已经很鲜明了。等到战国,从死的名称以及其后敛衣的袭数、饭含的用具、铭旌明器、棺椁大小用材等都有具体规定。 (3)墓祭礼俗出现 遇到紧急事件其墓地祭告祖宗,当然这种情况下还不会有什么仪式。于此同时人们开始在墓地前设立长久性的祭坛。 (4)孝服、居丧、守孝 五服制度。 居丧:饮食、居处、哭泣、容体、言语等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守孝三年:先秦之际并没有得到普遍的推行,只是在个别地区和一些儒家中推行。 3、秦汉时期 唱挽歌源于西汉。也是从汉代起人们想象中的摇钱树进入了陪葬品的名录。 葬前之礼:招魂、沐浴饭含、大小敛、哭泣停尸 葬礼阶段:祭奠、送葬、下棺 葬后服丧:丧期、居丧之礼、上坟 玉衣 黄肠题凑 旌幡 汉代出殡使用 旌幡极为普遍 重视守冢与墓祭 汉代重孝。 服丧制度法律化 ①居丧制度的推行:从上层开始的 始皇规定天下为皇帝居丧三年,期间禁止食肉作乐。 汉代礼法统一的趋势。 ②三年居丧的推行 文帝遗诏改三年为三十六天,哀帝时提倡三年之丧,王莽时盛行。光武帝时,三年之丧蔚然成风,明帝时天子行之,安帝时,邓太后规定:长吏以下不为亲行服者不得典城选举。以后列入《汉律》成为定制。 4、魏晋时期 薄葬流行的时期,曹丕,诸葛亮等薄葬。是厚葬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孙皓葬妻。归葬盛行。这时的招魂改用麈尾。此外有“凶门柏历”的风俗。 (1)受佛教影响发生变化 ①七七斋 ②盂兰盆会 (2)相墓术 又称相冢术、占墓术、经墓术、阴宅风水术 堪舆术、青鸟术等,源于原始时期的地形崇 拜,在秦汉时开始流行,魏晋时进一步发展。 郭璞《葬书》 (3)墓志流行 墓志也是一种随葬品,源于汉代的墓志到魏晋南北朝逐渐转化定型。 (4)居丧法律化 趋于全面法律化的阶段。 (5)择吉日埋葬 5、隋唐时期 总体上来说,这时的丧葬礼仪和周代差不多,只是更加系统化完善化和法律化了。 (1)沮丧制度的全面法律化。《唐律》对居丧期间匿丧、作乐、生子 居父母丧分家、不解官职等情况都有明确规定。例如,居父母丧生子处徒刑一年。居父母丧分户或分财产,处徒刑一年。 (2)面衣之俗。又称“面帛”,由秦汉的“瞑目”发展而来,魏晋时称“覆面”,唐时就称“面衣”。 宪宗元和年间,驸马都尉于季友居嫡母丧与进士刘师服宴饮,结果于被削去官职,笞四十,刘笞四十,流配连州。 法曹陆庚去世,其子陆慎余、陆博文穿着华丽的衣服上街,结果各笞四十,慎余被流配循州,博文则回原籍居住。 (3)焚纸钱 始于唐代玄宗时

文档评论(0)

花好月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