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觯铭文的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铜觯铭文的研究

青铜觯铭文的研究   【关键词】青铜觯;铭文;时代性;族属;族群迁移   【摘 要】本文在系统收集青铜觯铭文材料的基础上,归纳出青铜觯铭文的自身特点,并利用这些特点,探讨相应铜觯的时代性和族属问题,以及商周时期的族群及商周王朝更替引发的族群迁移等问题。本文的研究不限于铭文本身,希望通过分析铜觯上的铭文现象,为研究相关问题提供思路。   铭文是铜器研究的重要方面,其记述的内容往往是我们研究历史事件、礼仪制度等的重要材料。同时,铭文可以帮助我们为铜器断代,确定铜器族属以及探讨相关族群及族群的迁移等问题。本文主要从青铜觯的铭文材料入手,在系统收集铜觯铭文材料的基础上,归纳其铭文的自身特点,并且利用这些特点,探讨相应铜觯的时代性和族属问题,以及商周时期的族群及商周王朝更替引发的族群迁移等问题,希望可以为利用铜器铭文解决考古学的问题提供一种思路。   一、青铜觯铭文的内容   青铜觯虽然体量不大,但现存仍有近半数的器物[1]上铸有铭文。其铭文内容分述如下:   1. 日名、族徽者   日名、族徽是青铜觯铭文中很常见的一类,其中有的仅有日名或族徽,有的两者同时存在,兹列举如下。   (1) 仅铸日名者   仅铸日名的出土材料有:“父戊”(张家坡M106∶7)、“父癸”(长安孙家岩)、“父乙”(山东长清县南3号)、“父己”(1960年岐山M8)、“辛”(灵石旌介M3∶9)。   传世材料有:“癸”(日本泉屋博古馆)、“祖丁”(清宫旧藏)、“祖辛”(台北故宫博物院)、“祖戊”(刘体智、容庚旧藏)、“文祖丙”(陈承裘旧藏)、“父辛”(1995年富士比拍卖行)、“父甲”(苏州博物馆)、“父丁”(钱坫旧藏)、“父庚”(故宫博物院)、“父乙宝”(故宫博物院)、“母戊”(刘体智旧藏)、“丁母”(清宫旧藏)等[2]。总体数量不是很多。   (2) 仅铸族徽者   仅铸族徽的数量相对较多。   单一族徽的出土材料有:“妇好觯”(小屯M5∶783)[3]、“羊”(郭庄北M6∶2)、“戈”(郭家庄东南M1∶25)、“围”(侯家庄西北岗M1768)、“亚丑”(1936年青州苏埠屯)、“融”(苏埠屯M8∶9)、“”(山东长清15号)、“亚址”(郭家庄西M160∶126)、“”(灵石旌介M1∶9)、“马”(张家坡M28∶3)、“京”(1977年济阳刘台子)、“中”(宝鸡戴家湾)、“子”(戚家庄东M269∶78)、“息”(罗山后李M44∶9)、“”(鹿邑太清宫M1∶143)、“长”(鹿邑太清宫M1∶15)、“史”(前掌大M11∶58)、“庐”(前掌大M120∶20)、“子”(随州羊子山M4)、“?狻保?济阳刘台子M6∶11)。传世材料有:“妇嫡”(美国麦克阿尔平氏藏)、“山妇”(故宫博物院)、“妇”(旅顺博物馆)、“妇”(1971年富士比拍卖行)、“母”(荣厚旧藏)、“鹈”(2008年澳门崇源国际春拍)、“鸟”(瑞士玫茵堂)、“光”(德国陶德曼)、“羞”(日本东马三郎氏)、“鸣”(华盛顿赛克勒美术馆)、“受”(清宫旧藏)、“?”(美国米里阿波里斯博物馆)、“”(孙壮旧藏)、“发”(旧金山亚洲美术馆)、“”(上海博物馆)、“”(广州博物馆)、“旅”(1995年富士比拍卖行)、“五”(图像集成10086)、“”(中国国家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纽约贝克曼氏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日本出光美术馆)、“万”(日本京都黑川古文化研究所)、“爻”(台北故宫博物院)、“巫”(陈介祺、罗振玉旧藏)、“ ”(美国戴维氏藏)、“亚”(故宫博物院)、“亚”(华盛顿弗里尔博物馆)、“亚”(南阳市博物馆)。   复合族徽的出土材料有: “马危”(大司空M303∶184)、“庚豕”(82小屯M1∶26)、“宁女”(苍山东高尧)、“羊”(正定新城铺)、“冉贯”(宝鸡竹园村BZM13∶5)、“羊册”(扶风庄白76FZH1∶72)。传世材料有:“子弓”(台北故宫博物院)、 “虫乙”(西安大白杨废品库)、“天豕”(1993年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子龙(??汝子)”(美国卢芹斋)、“亚”(善斋)、“亚”(王辰旧藏)、“叔”(桓台县博物馆)、“册”(德国林登博物馆)、“”(1981年北京文物队拣选)、“北单”(刘体智、于省吾旧藏)、“舟”( 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馆)、“告田”(端方旧藏)、“钺”(英国Ingrom氏藏)、“大丐”(刘体智旧藏)、“爰”(1945年富士比拍卖行)、“冉”(容庚旧藏)、“史农”(罗振玉旧藏)、“羊”(旧金山亚洲美术博物馆)、“弓”( 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馆)、“妇亚”(哈佛大学福格美术博物馆)、“册享”(香港赵不波藏)、“西单”(纽约杜克氏藏)、“妇册”(刘喜海旧藏)等。复合族徽中出土材料数量较少,主要为传世材料。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