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第五章(精品·公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信仰民俗 信仰民俗又称“精神民俗”、“心理民俗”。它涉猎到包括信仰、巫术、禁忌、占卜、预兆等多方面内容。信仰民俗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常常依附于生产民俗、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等诸多民俗事项之中,与这些民俗事项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如农民种地就需要祭土地,祭龙王,渔民出海打渔需要祭海神。总之,精神民俗与生产民俗、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密不可分,它们常常作为某一民俗事项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于民间社会的方方面面,单纯的信仰民俗是不存在的。 信仰的产生与盛行,既是先民精神上的需要,也是他们情感上的需要。 首先,信仰可以使人对群体产生皈依感。人是群居动物,共同的祖先崇拜很容易使人产生亲情认同,进而使共同的信仰成为维系整个社会群体的精神纽带;共同的英雄神崇拜也很容易使人产生共同的精神追求、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其次,信仰可以给人以安慰。人们通过对鬼神、灵魂的崇拜,产生出灵魂不死观念,使人们从心里克服面对死亡的恐惧。他们相信,死的只是肉体,而灵魂将获得永生。因而,对于他们而言,死亡显得并不那么可怕。 其三,信仰可以给人以强有力的安定感。人们相信世界上存在有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人们在无能为力的时候,可以通过祈祷获得希望,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因此,信仰被赋予永恒,并将永久存在。 人类的信仰是从自然崇拜开始的。在原始社会,人们没有现代人那么强烈的优越感,他们甚至无法将自己与自然万物区分开来,以为自然与人类一样具有灵性。一方面人类为获得较好的生存条件而不得不征服自然,另一方面在无法战胜大自然时又不得不取媚于它,以求得大自然的宽恕与恩赐,自然崇拜就这样在千回百转中产生了。当然人们崇拜的自然神并不是自然的本身,而是自然物后面隐藏着的那个精灵。 天神在许多民族中都是至高无上的大神。但他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人们很难表述清楚。可以说,迄今为止天神仍是个混沌不清的概念。正因为它至高无上,所以在白族这个被号称为具有世界上“最开放的神灵系统”的民族中,天神并无具体所指,甚至没有专门的偶像,人们只能在秋天时于野外举行祭天仪式。在蒙古族,天神“腾格里”也是个没有具体形象的至上神。汉族也很重视天神的存在,但在这诸多神偶中,也没有天神的影子,甚至没有谁能说清它的模样。 因为至高无上,所以皇帝也只能自称“天子”,至于天父姓甚名谁,谁也说不清楚,只好天子姓什么,苍天便姓什么。《三国演义》八十六回《难张温秦宓逞天辩》讲到:东吴遣张温入蜀答礼,有傲慢之态。蜀才子秦宓与之舌战。温以天为问:“天有姓乎?”“岂得无姓!”“何姓?”“姓刘。”“何以知之?” “天子姓刘,以故知之。”历代帝王都要祭天,天坛便是祭天的场所。民间结婚时最重要的仪式便是拜天地。这一切都说 明天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位置。 日月星辰不但为人类带来光明,带来温暖,同时也为人们指方向、辩季节、订历法带来诸多方便。天体崇拜起源很早,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我们即可寻找到天体崇 拜的痕迹。在华夏文化中,人们多认为太阳神为男性,太阳是男性阳刚之气的象征。巡行中的太阳有时也被人们理解为一只正在飞行的鸟,它的名字叫“三足乌”,故“鸟”、“日”,也常常成为男性或男性性行为的代名词。每年的二月初二,人们还会做太阳饼祭祀太阳,俗称“太阳钱粮”。太阳崇拜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许多国家都有流行,有时这信仰甚至表现在他们的旗帜上。中国古代称日神为“东君”或“羲和”,他每天早晨都要驾日车发于汤谷,至于悲谷。非 洲的日神也会驾车,且每日巡游。传说有一次日车到达非洲 上空时,太阳从车上跌落,结果把非洲大陆的人都晒黑了,这便是非洲人为什么这么黑的故事的由来。 与太阳一样,月亮也有着迷人的魅力。与太阳的阳刚相 比,月亮更具女性的阴柔之美。在台湾高山族射日神话中,人们认为月亮本是十日之一,被人们射落后,因失血过多, 脸色苍白,才变成了月亮。在汉族地区,月神嫦娥常被说成是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了后羿的不死药,飞升到了月 亮上。此后,又出现了月精蟾蜍、捣药玉兔的神话。神话中 对不死之药的描述对道教的长生久视思想产生了影响。但是,透过这种种面纱,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月亮神话的原始结构。 中国人对星辰的认识相当早,古人对星辰的关注程度甚至远胜于现代人。清代人顾炎武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率之作也, 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月离于毕”是指月亮附在毕宿,毕宿是雨神,“月离于毕雨滂沱”,是说月亮至此,大雨不止。 古人常

文档评论(0)

夏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