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哲学论_张立文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一 章   爱 智 之 旅 哲学之思的契机 ,是为浑沌的事和物的神奇魅力所激起创造 意识 的萌发,以及对于不可知的人生与社会的忧患意识所兴起终 极关切的冲动 。前者使人理智地沉思,后者使人情感地反省 ;前 者“人 之 思 ”是 以客体 自然宇 宙为对 象 ,后者“人 之省 ”虽也 以客 体社会为对象 ,但 以自省 自我身心为重要 内涵 ;前者 以追究终极 真理为标 的,后者 以体认价值理想为 目标 。大体而言,西方传统 哲学侧重于前者 ,中国传统哲学注重于后者 ,现代 中国哲学则试 图在两者 的冲 突融合 的智能创造 中,来建构新哲学、新 思维、新体 系 的和合体 。 无论是“哲学起源 于知识 的惊诧 ”,还 是源 于忧 患 的活水 ,他 们都在求索一定之道 。尽管道 的内涵殊异 ,但天下 的大势,殊途而 同归,百虑而一致 。 中国 自清 以来 ,在“大一统 ”和独尊程朱理学 的情境 下 ,哲学 的厄运 愈来愈深 ,不 能解脱 ,以至于现代 。假如说“其他一切科 学 都不停在发展,而偏偏 自命为智慧的化身、人人都来求教 的这 门学 问却老是原地踏步不前 ,这似乎有些不近情理 ”① ,那 么 ,如何 改 变 ?怎样 转换 这 种“不近 情理 ”,两个 多世 纪 以来 ,东西哲 学家 都 ①康德: 《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第 页,商务印书馆 , 第 2 页 做出了呕心沥血的探索。尽管如此,中国哲学却一直在这种 “不近 情理 ”的阴影里过活 。 三 大 思辨 的和 合 解 构 笔者于 年提 出和合学思想 ,到 年完成 了两卷本 《和合学概论》的撰写 。其 间大化 流 行 ,以此 观 照“在 途 中 ”的和 合学,如何从文化战略构想提升到哲学理论思维道体,使和合学成 为真正的爱智哲学,就必须用和合学方法澄清传统哲学的一些理论 问题,在解题方案上有创造性突破 ,以此体现和合学方法的殊胜效 能。另外用哲学的 “爱智约定”反观和合思想及其方法的内在建构 问题,力求在超越层面找到生生道体的归宿,使和合价值道体在理 论思维世界得以呈现。换言之,前者是对传统哲学的和合批判,以 彰显和合学方法的创造性能为 目标 ;后者是对和合思想及其方法的 哲学批判,以崭露和合生生道体的爱智品格为宗 旨。哲学的意蕴是 指人对 宇宙、社会、人生、心灵之道 的道 的体贴和“名字 ”体系,即理 论化、概念化体系,是指对“是 认 知 向度 )与“好 价值 向度 )张力 诠释的思考 。和合哲学就是对此逻辑体系思考的思考 。和合哲学 创造性主 旨和形态是生生 。从这个意义上说 ,和合哲学是新生命 哲学、新结构方式学说 ,即“生生哲学 ” 。这也是对于哲学这 门学 问“老是原地踏步不前 ”的化解和“不近情理 ”的冲决。 ①参见拙著:《新人 学导论 》,第 页,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 , 年 月版 。该书第五章第二节 《和合型与完美型一合一 的氛 围》,就 “和合 ”作 了论述 。 ②见拙著 : 《和合学概论 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社, ③ 张立文:《和合学概论一 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第 页 。 第 3 页 现代西方各哲学学派拒斥形上学本体论的结果是 :从谓词逻 辑的后门逐出,又从模态逻辑的前门引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形 上学本体论是任何逻辑系统建构的基础性元理论 。从逻辑上讲 , 单一论 的困境是如何分化变现形上学本体 ,使其能圆融地说明世 界的多样性 ;多元论 的困境是怎样将一系列

文档评论(0)

七七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