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不合理储存的表现 不合理储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储存技术不合理造成物品损失,另一方面是储存管理、组织不合理,不能充分发挥储存作为一个利润源的作用。 1.储存时间过长。 一方面是经过一定的时间,被储物资可以获得“时间效用”;另一方面是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有形及无形损耗加大,是“时间效用”的一个逆反因素。储存的总效果是确定储存最优时间的依据。 2.储存的数量过大。 储存虽然以一定数量形成保证供应、保证生产、保证消费的能力,但储存的损失(各种有形及无形的损失)是随着储存数量的增加成正比例地增加的。 3. 储存数量过低。 储存数量过低会严重降低储存对供应、生产、消费的保证能力。当然,储存数量越低,储存的各种损失也会越低,储存数量降低到一定程度,由于保证能力的大幅度消弱会引起巨大损失,其损失远远超过由于减少储存量防止库损、减少利息支出损失等带来的收益。所以,储存量过低,也是会大大损害总效果的不合理现象。 4. 储存条件不足或过剩。 5 . 储存结构失衡。 二、储存合理化 所谓储存合理化,就是建立合适的储存条件,对合适的储存品种进行合适的库存管理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储存合理化具体包括:储存条件合理化,储存品种结构合理化,储存数量合理化和储存时间合理化。 储存时间合理化:实行“先进先出”. (1)将周转快的物资随机存放在便于存储之处、以加快周转,减少劳动消耗。 (2)采用贯通式货架系统。 (3)“双仓法”储存。 提高仓容利用率.常采用的办法有: (1)提高库存周转率。 (2)采取高垛的方法,增加储存的高度。 (3)缩小库内通道宽度以增加储存有效面积,采用窄巷道式货架,配以轨道装卸车辆,以减少车辆运行宽度要求,采用侧叉车、推拉式叉车,以减少叉车转弯所需的宽度。减少库内通道数量以增加储存有效面积。 加强日常管理,提高仓储管理水平 (1)采用计算机仓储管理系统。计算机管理可以实现各个品种迅速有效的进销存数量管理、有效的储存定位管理,能大量节约寻找、存放、取出的时间,节约不少物化劳动及活劳动,而且能防止差错,减少空位的准备量,提高储存系统的利用率。 (2)实行ABC分类管理。 (3)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 (4)采用现代储存保养技术,例如自动存取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自动分拣技术、计算机管理控制技术等。 (5)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运储装备一体化的方式。这种方式通过物流活动的系统管理,将储存、运输、包装、装卸一体化,不但能够使储存实现合理化,更重要的是促使整个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ABC分类管理 ABC分析法是储存合理化的基础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解决各类地结构关系、储存量、重点管理、技术措施等合理化问题。 ABC分析法的应用,在储存管理中比较容易取得以下成效:第一,压缩总库存量;第二,解放被占用的资金;第三,使库存结构合理化;第四,节约管理力量。 1、ABC分析法的一般步骤 收集数据 处理数据 ABC分析表 根据ABC分析表确定分类:将累计品目百分数为5%~ 15%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60%~80%左右的前几个物品,确定为A类;将累计品目百分数为20%~ 30%,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业为20%~30%的物品,确定为B类;其余为C类。 绘ABC分析图,或者直方图 ABC分析图 直方图 确定重点管理要求 分类结果 管理重点 订货方式 A类 为了压缩库存,投入较大力量精心管理,将库存压到最低水平 计算每种物品的订货量采用定期订货方式 B类 按经营方针调节库存水平,例如,要将低水平时,就减少订货量和库存 采用定量订货方式 C类 集中大量地订货,不费太多力量,增加库存储备 双仓法储存。采用订货点发进行订货 2、多重与多标准ABC分析 ABC分析还有许多灵活、深入的方法。例如: 分层的ABC分析。在物品种类较多,无法全部排列于表中,或即使可以排成大表,但必要性不大的情况下,业可以先进行品目的分层,以减少项数,再根据分层结果将A类品目逐一列出,进行个别的、重点管理。 多种分类方法。在运用中也常根据对象事物的特点,采取分成三和六类以上的方法。 a、数列排列法 物品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物品价值 A A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保证程度分类 B B A C B C A B C C C C C C C C C C 组合结果 AB AB BA BC BB B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