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七隋唐文化与唐文化圈的形成》精选课件.ppt

《第十一章七隋唐文化与唐文化圈的形成》精选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二、唐文化圈的形成 新罗遣大使奈末智洗尔,任那遣达率奈末智,并来朝。……是时,大唐学问者僧惠斋、惠光及医惠日、福因等,并从智洗尔等来之。于是惠日等共奏闻曰:留于唐国学者,皆学以成业,应唤。且其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推古卅一年(623)秋七月条 日 本 * * 二、唐文化圈的形成 遣唐使航线图 * * 二、唐文化圈的形成 日本遣唐使表 500 3 838 文宗 702 武周 805 4 804 德宗 669 781 2 779 667 778 4 777 代宗 665 99 1 759 肃宗 2 659 500 4 752 2 654 594 4 733 121 1 653 高宗 557 4 717 玄宗 630 太宗 人数 船数 公元 人数 船数 公元 * * 二、唐文化圈的形成 遣唐使船 * * 二、唐文化圈的形成 吉备真备(693-775) 随第9次遣唐使于开元五年(717)至唐朝。 空海(774-835) 随第17次遣唐使于德宗贞元二十年(804)至唐。 弘法大师空海像 平假名:あ? い? う? え? お 片假名:ア? イ? ウ? エ? オ * * 二、唐文化圈的形成 圆仁 圆珍 * * 二、唐文化圈的形成 鉴真(688-763) 天宝十二载(753)第六次东渡,搭第11次遣唐使船到达日本。 “如一灯燃百千灯” ——《唐大和上东征传》 鉴真和尚像 日本唐招提寺藏 * * 二、唐文化圈的形成 645年,孝德天皇模仿中国,建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今大阪)。次年设教官,以留唐回国的学问僧僧旻、留学生高向玄理为博士,参与革新。 日本自大化改新以后,开始全面地吸取唐文化,吸收的重点在于学习和模仿唐的政治制度,完善各级统治机构。这种对唐朝的封建统治制的学习和模仿,到奈良时代(710-794),达到了顶点。 * * 二、唐文化圈的形成 中央: 二官:神祇官、太政官 八省:中务省、式部省、治部省、民部省、兵部省、 刑部省、大藏省、宫内省 一台:弹正台 五卫:卫门府、左右卫士府、左右兵卫府 地方: 国——郡——里 机构内部:长官、次官、判官、主典 * * 二、唐文化圈的形成 法律: 文武天皇大宝元年(701):《大宝律令》 养老二年(718)或略晚:《养老律令》 教育: 中央置大学寮,设明经、纪传、明法、书道、算道、音道等六学,学习课程以《礼记》、《左传》、《周礼》、《尚书》等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 经济: 班田制 宦官制度:日本没有引进 * * 二、唐文化圈的形成 新 罗 实际上,唐初积极介入半岛事务,除了高句丽“倔强边徼”之外,新罗力求消灭对手、实现统一而精心实施的战略拉动是一个重要原因。 ——王小甫 663年,灭百济。 668年,灭高句丽,新罗完成统一。 * * 二、唐文化圈的形成 金春秋掌权时期,649年新罗导入唐朝的衣冠制,650年采用了唐朝的年号。654年,金春秋即位,马上制定了理方府格。 朝鲜半岛从668年新罗灭高句丽起,到935年新罗敬顺王归降高丽王建止,称为新罗统一时代。 与日本一样,新罗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向唐朝学习,并受到唐朝文化的强烈影响。 * * 二、唐文化圈的形成 在中央行政机构方面,仿唐中书门下设执事省,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管理全国政务,长官为中侍(后改侍中),其下设六部:兵部、礼部、仓部、位和部(主管官吏品位)、例作部(营建工事)、左右理方府(刑律);又仿唐之内侍省设内省(后改殿中省),管理大宫、梁宫、沙梁宫三宫王族事务;仿唐御史台设司正府,弹劾官吏。 在地方制度方面也建立了州郡制,全国共设九州、一百一十七郡、二百九十三县。景德王时,更改九州名为汉式名字,州、郡、县之官吏名也是都督、太守、县令。   在经济制度方面,新罗仿唐之均田制实行丁田制,仿唐实行租庸调法和户籍制。 * * 二、唐文化圈的形成 新罗国学:“教授之法,以《周易》、《春秋左氏传》、《文选》,分而为之业,博士若助教一人,或以《礼记》、《周易》、《论语》、《孝经》;或以《春秋左氏传》、《毛诗》、《论语》、《孝经》;或以《尚书》、《论语》、《孝经》、《文选》授之。诸生读书以三品出身,读《春秋左氏传》、若《礼记》、若《文选》,而能通其义,兼明《论语》、《孝经》为上;读《曲礼》、《论语》、《孝经》者为中;读《曲礼》、《孝经》者为下。若能兼通五经、三史、诸子百家书者,超擢用之”。 ——《三国史记》卷三八《职官志上》 *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