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营销学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共享单车的营销学启示.doc

共享单车的营销学启示 [ ]笔者相信在共享单车企业可以赢利的前提下,对它们带来的 营销学启示进行了分析。最重要的启示是在当前多数行业普遍产能过 剩的情况下,只要对市场进行进一步细分,就有可能抓住市场中切实 存在的需求“痛点”,企业就有可能找到新的商机。另外,在当前供给 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其他企业要学习共享单车企业利用新的技术、尤 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和产品与服务,更好地?M足市场 需求。同时在市场营销过程中要遵守社会营销的理念,切忌行业恶性 竞争,遵守现代企业的竞合理念。 ,供学习和研宄 使用, 和著作权归原 所有, 己 如果需耍分享, 请保留本段说明。 [关键词]市场;细分;商业模式创新;社会营销;竞合理念 [D0I]1013939/jcnkizgsc201716126 1引言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成Y大城市街头一道道 崭新的风景线。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以Ofo、摩拜为代表的共享 单车新创企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丝新意和一缕清风。之所以 这么说,是因为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这些共享单车企业 所表现出的创新和创业精神使我们看到了年青一代凭借着他们精明的 商业头脑,以及对新技术的熟稔,表现出了更强的商业创造性。他们 的创业和创新使我们看到中国经济的希望。 前些年,随着“大城市病”的出现,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和空气污 染,一些大城市的政府部门推出了有固定桩位的城市共享单车,但由 于投放数量较少,使用起来并不很方便。而最近由民间资本投资的新 型共享单车,不但投放的单车数量更大,而且使用了 GPS定位技术和 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使客户可以在手机端快速完成找车、申请和支付, 比原来的政府共享单车用起来更加方便,更加贴近市民需求。用户只 要缴纳一定的押金就可以注册成为用户,然后根据骑行吋间收费。这 些共享单车的公司靠租金赚取收入,另外,用户的保证金也为公司提 供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的利息收益也成为公司收入的一部分。 当前,媒体上对共享单车行业的讨论有很多,但更多是停留在商 业模式、赢利前景以及带来的社会问题等,而对其带来的营销学方面 的启发进行分析的文章并不很多。究其原因,是人们对共享单车的赢 利前景还不清楚。笔者认为,只要切合了市场真实的需求,有大量用 户在使用产品,笔者相信经过一定时间的摸索和完善,共享单车是可 以实现赢利的。正是基于这种信念,本文尝试对其带来的营销学启示 做出分析。 2研究方法 文章主要采取文献研宄法。一方面,笔者借助有关文献平台,搜 寻了当前关于共享单车的研究论文,另一方面则借助有关文献来佐证 本文观点。在万方数据平台,和共享单车相关的论文有几十篇,多数 论文都在讨论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或它带来的道德等问题。如杨绚然 在2016年《创业邦》中《共享单车模式的危机》一文讨论了共享单车 的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周琳在2016年《决策探索》《共 享自行车遭遇的文明尴尬如何前行》中讨论了共享单车面临的道德方 面的威胁及解决办法。还有一些文章讨论了共享单车的竞争问题,但 真正讨论它带来的营销学启示的几乎没有。另外,本文所引用的文献 多是在正规网站的有关报道。 3共享单车带来的营销学启示 31共享单车的创业案例说明,在许多行业普遍产能过剩的情况 下,市场中仍有大量的潜在需求有待发现和满足 共享单车企业的出现就是瞅准了城市交通出行隐藏的“痛点”,人 们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过程中,短途的接驳方面仍存在无法满 足的潜在需求。具体地讲,就是从家到公交站点,从公交站点到目的 地之间的短途交通工具是空缺。这时候走路太远,如能提供方便取用, 方便停放,而不需要操心存车以及被盗等问题的自行车,显然就能解 决人们的痛点。而且,在城市汽车堵车严重的情况下,骑单车出行既 快捷、经济,又能健身、环保,曰益成为人们喜爱的交通工具。总之, 在大城帘以及大学校园,具有上述需求的人数景不少,这是被人们忽 视的一个可赢利的市场 当前,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着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竞争加剧,导 致企业赢利越来越难,这些是当前民营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 因之一。这就要求企业要避幵“红海”,去寻找“蓝海”,通过对市场 的进一步细分发现更多的市场空隙。其实,在一些更小的细分市场上, 仍存在着供不应求的问题。比如,虽然我国的钢材行业存在产能过剩, 但过剩的都是中低端产品,高端机械装备例如轮船、汽车用的高品质 钢材则依然需要进|_1。[1]例如生产圆珠笔芯所需的钢材以及加工技术 我国也刚刚幵始掌握。当前供健全人使用的手机竞争激烈,但市场上 供残疾人使用的手机并不多,等等。 要发现这些潜在的需求,往往是生活中的亲身经历或來自身边人 的经历。比如摩拜单车的创始人就是在生活中发现缺乏共享自行车的 不便,才产生商业创意的。另外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