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秦汉秘书工作
封建社会秘书机构的“膨胀-回位”现象 丞相府被尚书台逐步取代的过程,说明封建社会中,皇帝设置秘书机构的目的是集国家大权于一身,保证其实行君主独裁。一旦秘书机构职权扩大,威胁到皇权,皇帝就对其进行抑制、削弱,或直接将其解散,重新设立一个听命于他的新的秘书机构。这种现象自汉武帝开始,在以后两千多年中反复出现,成为一条规律。我们称之为“膨胀-回位”现象。 这种现象使得封建社会中央秘书机构处于反复建立、兴盛、削弱、重新建立的周期性演变过程中,使得秘书官员的职名处于不断变更、秘书处于不断流动中,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 高帝求贤诏 盖闻王者莫高於周文,伯者莫高於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zàn 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 汉兴三诏 汉代的兴盛和三个诏书有重要的关系。即: 汉文帝的《议佐百姓诏》 汉景帝的《令二千石修职诏》 汉武帝的《求茂才异等诏》 统称“汉兴三诏” 汉文帝的《议佐百姓诏 》 《议佐百姓诏》颁布于西汉后元元年,公元前 163 年。全文 191 个字 。 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以致此?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余,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无乃百姓之从事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众与?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土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 汉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矣。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不受献,减太官,省繇赋,欲天下务农蚕,素有畜积,以备灾害;强毋攘弱,众毋暴寡,老耆以寿终,幼孤得遂长。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咎安在?或诈伪为吏,吏以货赂为市,渔夺百姓,侵牟万民。县丞,长吏也,奸法与盗盗,甚无谓也!其令二千石修其职!不事官职耗乱者,丞相以闻,请其罪。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武帝《求茂才异等诏》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dì)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fěng)驾之马,跅(tuo)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第三章 秦汉的秘书工作 《中国秘书史》 知识点: 秦汉时期是我国秘书工作的确立时期 秦代: 1.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的秘书机构 2.建立起全国划一的各项秘书工作制度 汉代: 秘书工作制度趋于稳定,并确立下来。其基本内容为以后的历代王朝所仿照、沿袭,被视作基本模式 第一节 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 第一节 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 一、从丞相府到尚书署 秦朝以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为政府的中枢机构,其秘书工作以丞相府为主,御史大夫寺为辅 (一)削弱相府、起用尚书 (二)尚书署的设立 (三)尚书台取代相府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第一节 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 一、从丞相府到尚书署 (四)尚书台的结构及地位 东汉光武帝时的尚书台规模颇大,结构严整,主要官署包括: 尚书令; 尚书仆射; 尚书左丞; 尚书右丞 尚书台下分六曹理事: 三公曹;吏部曹;民曹;二千石曹;南主客曹;北主客曹。 尚书台还从孝廉中选任贤能三十六人配给六曹,称“尚书郎”。 每曹另辖有令史三名。 第一节 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 二、其他中央秘书机构 (一)御史寺秘书职能的盛衰 1、御史的职掌 2、御史寺官员: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御史、侍御史 (二)皇宫、朝廷的秘书机构分流 (三)皇宫其他秘书官职 谒者、符玺令、太史令、女史、秘书监 (四)宦官秘书 中常侍、侍中、黄门侍郎、中书令 (五)信访机构 公车府、谤木和肺石 第一节 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 二、其他中央秘书机构 (六)地方政府和军队中的秘书机构 秦代地方政府:郡—县—乡—厅、里 郡:郡守、郡丞;主簿、记室令史、书史 县:县令或县长;县丞、主簿、书史 汉代地方政府:州—郡(王国)—县 州:刺史(州牧);别驾、治中、郡国等;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