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之描写的手法
鉴赏诗歌的描写手法 1、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视,仰视 2、描写内容:所见(视觉),所闻(听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 3、描写方法: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虚实结合(3)动静结合 (4)渲染、烘托(5)点面结合(6)白描 工笔(细节描写) 4、虚实结合 (1)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姜夔《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4、虚实结合 (2)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上阙写实,通过......烘托......下阙实虚,通过......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白描与工笔: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的表现手法。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通过景象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伤感之情。 工笔即细节描写,指用细腻的笔触对重点描写对象作精细地刻画和描绘,使读者有清晰、深刻的印象,这与白描大体勾画轮廓的方法恰恰相反。 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2)“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细节描写。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1、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明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阐运用) 3、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析效果) 答题步骤:明手法+阐运用+析效果 描写景物的方法 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2.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3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绘形绘声绘色) * * 学习目标1.了解古诗词中常用的描写手法并会分析其表达效果2.掌握描写手法的命题规律并会规范答题。 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描写: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侧面描写(衬托):是指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为鲜明突出。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诗人从触觉、视觉、听觉几个角度,侧面描写(衬托)雪,生动传神地写了一场夜雪。 ? 2、观察角度:高低、远近、俯仰、定点观景、移步换景等 1、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山行 》 高低 俯仰 远近 结合 3、描写角度:视觉(绘声绘色)、听觉(摹声)、嗅觉、触觉等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两个黄鹂鸣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