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施工原理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工程施工原理课件

环境工程原理;参考书目 谭天恩主编,《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 柴诚敬主编,《化工原理》(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蒋维钧等编著,《化工原理》(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余国琮主编,《化学工程辞典》(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郭仁惠 主编 ,《环境工程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张柏钦主编 ,《环境工程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周集体主编 ,《环境工程原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第一章 绪 论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或 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人类不但在环境中生存,还同时利用和改造着环境。 近百年来,人类这种利用和改造环境的活动是巨大的: ①现代工农业的迅猛发展; ②资源、能源被大量开发利用; ③大型工程的兴建; ④人口过分增长并集中于城市等. 已对环境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受到直接或间接、近期或长远的、明显或缓慢的污染和破坏,严重威胁着生物体和人类更好地生存。;环境破坏带来的影响危害:; 环境污染的产生,有自然的原因(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地震等) ;但绝大部分是人类活动的后果,目前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有: (十大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酸雨肆虐、森林锐减、水土流失、水危机、土地荒漠化、臭氧层遭破坏、物种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 ;根据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报告:过去100年全球??均气温升高了0.74℃,最近50年有加速之势;海表面温度在升高,陆地表面温度升高得更快;海平面在持续上升,北半球雪盖和极冰、冰川和冻土正在持续减少。 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4℃,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米~59厘米 近100年来,中国平均地表气温明显升高,升温幅度约为0.5-0.8℃;近50年中国增暖尤其明显,我国平均地表气温增加1.1℃,增温速率为0.22℃/10年,明显高于全球或北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率。(自1905年以来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明显增暖,升高幅度约为0.79℃,增温速率约为0.08℃/10 a,比同期全球或北半球平均略高.但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增温似乎不比30~40年代明显,而20世纪50~60年代地表气温的变冷却比全球或北半球显著得多 );温室气体种类和特征;正常雨水的pH=?什么是酸雨? 正常雨水的pH= 5.6 ,弱酸性。酸雨:pH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 产生原因:化石燃料燃烧、金属冶炼排放的酸性物质SO2,NOX,经过大气化学、物理过程形成硫酸和硝酸。 酸雨成分中硫酸占60%~70%,硝酸占30%,盐酸占5%,有机酸占2%。 ;据统计,全球每年排放进大气的二氧化硫约1亿吨,二氧化氮的5000万吨,所以,酸雨主要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造成的。 目前,全球已形成三大酸雨区: (1)我国覆盖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和青岛等省市部分地区,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的酸雨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我国酸雨区面积扩大之快、降水酸化率之高,在世界上是罕见的。(2)以德、法、英等国为中心,波及大半个欧洲的北欧酸雨区; (3)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在内的北美酸雨区; 50年代以前,酸雨只在局部地区出现。70年代初,北欧、英国和西德,酸雨造成的环境酸化程度超过正常值的10倍以上,1974年科西嘉岛,pH≈2.4。1982年美国15个州的降水pH﹤4.8。 我国70年代末发现酸雨。目前酸雨面积已扩大到国土面积的3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长沙,pH﹤3.54。北方地区也有一些城市,如青岛、图们、太原等。目前,我国与日本已成为步北欧、北美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后果:水体过度酸化,影响鱼类生存;破坏植物叶面腊质,影响新陈代谢;引起人类疾病和死亡;腐蚀建材、金属品、文物古迹。 【 2010年 , 根据国家环保局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排放的SO2超过?2320万t,因酸雨造成的损失每年超过?4500亿

文档评论(0)

静待花开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