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课件2(人教版选修》-精选·课件.ppt

《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课件2(人教版选修》-精选·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一、少年皇帝;郑氏政权;叛乱范围: 云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福建;反映平三藩的《纪功图卷》(局部);民族英雄 郑成功; 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维护了中国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是民族英雄,有利于台湾的早期开发。;康熙帝决心清除葛尔丹的残兵,发誓如果清军粮草断绝,“朕必噬雪穷追,断部回师”,最终迫使葛尔丹兵败自杀。; 材料一:噶尔丹自立为准噶尔汗。他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1690年,在沙俄支持下,他悍然进军内蒙古,康熙帝亲自带兵在乌兰布通打败噶尔丹。1696年,康熙帝再败噶尔丹于昭莫多。噶尔丹众叛亲离,次年服毒自杀。 —《中国通史全编》(下) 材料二:“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生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康 熙;康熙十七年(1678),曾开“博学鸿儒科”,由在京三品以上大臣,在外各地督抚,保荐有一定才学和声望的知识分子,直接进行殿试,只考诗赋,不考八股,一经录取,即授翰林院官职。这一次“特科”,招罗了汉族知识分子中的“名儒”如朱彝尊、汤斌、毛奇龄等143 人。 ;雅克萨之战(油画);;肯定了“两江一岛”属中国;; 周恩来曾说:“清代以前,不管是明、宋、唐、汉,各朝代都没有像清朝那样统一。”这与康熙帝执政61年的积极作为是分不开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知识结构;对历史:八大贡献 第一、削平三藩,巩固统一 第二、统一台湾,开府设县 第三、抵御外侵,缔结和约 第四、亲征朔漠,善治蒙古 第五、重农治河,兴修水利 第六、移天缩地,兴建园林 第七、兴文重教,编纂典籍 第八、吸纳西学,学习科技;后人对康熙帝的评价问题;后人对康熙帝的评价问题;另一种观点是对康熙的重新评价——延误了历史的进程。认为康熙帝有才无识,没有把握住历史的机遇,因循误国。所谓的“康乾盛世”只能说是落日的余辉。;古代中國的政治家;1.康熙即位时,清王朝面临的严峻形势有( ) ①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②台湾被荷兰殖民侵略者占据③沙俄势力正在东来 ④东南沿海有倭寇骚扰边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亲政后的康熙帝采取果断措施,运筹帷幄,最终平定了“三藩叛乱”,其根本目的是( ) A.维护国家的统一 B.巩固清朝的统治 C.收回西南地区 D.以此取得朝廷内鳌拜势力的支持 ;3.标志着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的历史事件是( ) A.康熙亲政 B.1686年雅克萨之战 C.康熙收复台湾 D.清中央政府在台湾设一府三县,有效管辖台湾;4.康熙帝加强民族团结的史实有 ( ) ①南巡曲阜,崇尚儒家文化②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③尊重喇嘛教④册封班禅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晚年的康熙帝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我们看来这一评价的主要立足点是( ) A.一生兢兢业业为大清贡献颇多 B.他运筹帷幄平定三藩叛乱和噶尔丹叛乱 C.他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他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学以致用;材料三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开罗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为此,康熙帝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措施?采取这些措施的意义何在? (2)材料二台湾人民发布“檄文”的背景是什么?“檄文”表达了台湾人民怎样的情感? (3)材料三《开罗宣言》中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4)通过上述材料,你获得怎样的认识?;【参考答案】(1)因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措施:派兵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意义: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2)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表达了台湾民众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及对卖国贼的愤恨之情。 (3)国际社会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应归还中国。 (4)认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文档评论(0)

夏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