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地评估中国话剧以及戏曲和话剧的关系.PDF

正确地评估中国话剧以及戏曲和话剧的关系.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确地评估中国话剧以及戏曲和话剧的关系.PDF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正确地评估中国话剧以及戏曲和话剧的关系 内容摘要:在纪念中国话剧110周年之际,傅谨同志的《20世纪中国戏剧史》(以下简称《戏剧史》)出版了。2017年6 月9日的《北京青年报》就《戏剧史》对傅谨进行了专访,发表了《20世纪中国戏剧,我们弄错了太多》(以下简称《 专访》)。本文所要讨论的不是对《戏剧史》的整体评价,而是就《专访》并结合《戏剧史》的论述中所提出的,中 国话剧的起点问题、戏曲和话剧的关系、戏曲主流论以及如何正确评估中国话剧成就的问题进行商榷。 关键词:话剧诞生话剧与戏曲戏曲主流话剧的成就 在纪念中国话剧110周年之际,傅谨同志的《20世纪中国戏剧史》(以下简称《戏剧史》)出版了。2017年6月9日的《北 京青年报》就《戏剧史》对傅谨进行了专访,发表了《20世纪中国戏剧,我们弄错了太多》(以下简称《专访》)。本 文所要讨论的不是对《戏剧史》的整体评价,而是就《专访》并结合《戏剧史》的论述中,对中国话剧的成就以及戏 曲与话剧的关系的评估问题做些探讨。 关于中国话剧的起点问题 首先,傅谨同志提出关于话剧的起点问题,他认为中国话剧的起点是1900年的学生演剧。陈丁沙、朱栋霖等人早就持 此看法,并非傅谨的发现。傅谨的研究似乎不看前人研究的成果,据澳门学者研究,1596年1月16日的《澳门圣保禄 学院年报》记载了一场悲剧演出的盛况。1604年1月27日的《澳门圣保禄学院年报》,详细记述了一场喜剧演出的内 容与经过,圣保禄学院的学生演出,甚至开始走出校园的围墙,进入了澳门社会的市民生活(李向玉91)。就以上两场 演出而言,是不是也可以看作是中国话剧的起点? 争论的焦点在于傅谨同志不同意将1907年春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诞生的标志。其实,话剧的起点和 话剧诞生的标志是有区别的。中国话剧的诞生是有一个过程的,正如十月怀胎。中外的话剧史研究者,之所以主张将 1907年春柳社的演出《茶花女》第三幕、《黒奴吁天录》作为诞生的标志,是基于以下的看法:春柳社是中国话剧史 上第一个具有自己的章程、自己的艺术追求的社团;在中国话剧的创始期演出了自己改编的剧本;无论在舞台设计和表 演艺术上基本遵循西方戏剧的演出形态,并且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赢得日本的专家和观众的热烈称赞。这些,显然 具有开创的意义。据此被视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傅谨同志为贬抑春柳社,甚至在他的《戏剧史》中,对春柳社 及其领军人物李叔同等故意加以忽略,没有给予应有的记述,这就不是一个写历史的人所应有的态度。 另外傅谨同志为了支持自己的说法,说“不用这种方式书写历史的学者和艺术家都遭受打压,1954年张庚在《戏剧报 》上连载《中国话剧运动史初稿》,就是由于提及学生演剧的作用,才不幸成为第一个被批判的标靶”①。显然,这 是一种夸大其词的说法。这样一个学术问题有不同的意见是正常的,无所谓“打压”。据我调查,张庚的《中国话剧 运动史初稿》停止连载,主要还是同当时批判胡适运动的形势有关,而不单是因为对春柳社估计不足。说欧阳予倩、 田汉把张庚作为“批判的标靶”,也是傅谨的想象。像张庚这样从延安过来的戏剧界的领导干部,也不是欧阳予倩、 田汉所能“打压”的。傅谨同志为进一步阐明他的观点,又把洪深拉出来作为他的“标靶”: 把春柳社当成中国话剧诞生之标志,最早出自洪深1929年发表在《民国日报》上的一篇文章,其后洪深担任《中国近 代文学大系》戏剧卷主编时在前言里又重引了该文。文章满是错误——那时候洪深刚从美国留学归来,对中国话剧所 知甚少,所以文章满篇错误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这个看法居然被接受。中国话剧从春柳社到南国社为主线的发展脉络 ,看起来是那批掌握着文艺事业话语权的领导人所喜欢的历史叙述,当年的左翼文人要垄断历史的阐释权,欲独占历 史创造者这个位子,话剧界不得不接受和顺应了这种历史叙述,于是就渐渐成为“常识”。② 在这里,似乎洪深成为1907年说的“罪魁祸首”,甚至竟然说洪深为《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卷》的《导言》“满篇 错误”。且不说,洪深有他提出他的看法的自由,但凡认真读过这篇《导言》的,都不可能轻率得出“满篇错误”的 结论。这篇《导言》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戏剧部分所做的总结基本上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无论是对这一时期戏剧运 动和戏剧文学的评述,还是对剧本的选取,显然是下了一番调查研究的功夫的,绝不像傅谨同志说的洪深“对中国话 剧所知甚少”。《戏剧卷》包括《导言》是为历来的文学史家所认同的一篇具有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的文献。即使有 缺点,也绝不是什么“满是错误的文章”。在这里,傅谨同志起码缺乏对

文档评论(0)

yanzhaoq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