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岳阳楼记.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岳阳楼记

5.文中“庙堂” “江湖”分别指什么?对于“古 仁人”这种“进亦忧,退亦忧”的态度,你有何 评价??? 【答案】①“庙堂”指朝廷(或:在朝、为官),“江湖”指民间(或:在野、为民);②值得肯 定:不管是为官为民,都应关心国事,心系天下。 6. 分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 警句的含义。 【答案】(1)揭示了古仁人和迁客骚人思想感情之异;(2)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3)表达了作者高远的志向。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 怎样的思想境界? 【答案】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 8.“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它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1)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阔达胸怀和崇高情怀的肯定和赞美;(2)具有自勉之意,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以“古仁人”为学习榜样的决心;(3)表达了作者对好友滕子京的勉励之情;(4)同时,慨叹当今世人具有这种胸怀和情操的人太少了。 阅读方法解密 体悟作者情感四借助法。 就是指在体悟作者情感时,一可借助于句子中能体现作者态度、感情的关键词语或表达方式;二是借助于文章中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对作品中的人、事或物的观点和态度的分析;三是借助于写作背景,有的写作背景就已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度;四是借助于对 文章的理解,对主旨的把握(这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当然,人的情感是丰富的,在句子中的情感也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多角度分析、感悟。本题中,可以借助本文的写作背景、作者对古仁人的态度等来体悟作者的情感。 重难点小结 这一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 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答案】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1)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成败得失是人生常事,需要我们摆正心态、豁达面对,练就一颗坚强的心才能立于竞争前列; (2)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发展年代,但是还会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我们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民族立于国际强林之中。 1.【难点探究】距离范仲淹近千年的现代人,是否还 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请阐述你的看法。 【答案】(1)作者首先描绘洞庭湖全景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接着就写迁客骚人“览物”的不同情怀。用“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用“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然后将这些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先用比较方式设 2.【难点探究】文章是怎样层层推进地突出主旨的? 问,并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阐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博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古仁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地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意又推进一层,最后点明全文主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力地表现出作者高远的政治抱负,具有深刻的感染力。 【答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现的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因外物好坏和自身得失而或喜或悲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 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动摇, 3.【难点探究】如何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 话的内涵? 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 之心不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既概括了古仁人的远大抱负,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高远志向,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革除时弊,积极进取。作者把丰富的意蕴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千金。 岳阳楼记 写记缘由 描写洞庭湖 迁客骚人 览物之情 谈论古仁人 叙事 写景 晴——物喜 阴——己悲 议论 抒情 豁达的胸襟 远大的抱负 本文通过对迁客骚人登岳阳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