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宋江淮地区兵燹多发因素及救济剖析
南宋江淮地区兵燹多发因素及救济剖析
[内容摘要] 南宋初年江淮地区功能和区位的转变成为兵燹增加的二大因素。通过对南宋江淮地区兵燹记载的统计和对政府处理方式的分析,能够发现影响政府对兵燹采取不同赈救方式的因素。南宋江淮地区兵燹的增加是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 键 词] 南宋江淮地区;兵燹;功能;区位。
[作者简介] 张 勇,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陈 蓉,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江淮在南宋时期是一个相对重要的地区,本文要讨论的江淮大致位置是以东到东海,北到淮河,西到大别山,南到长江为界线的区域,就是今天安徽、江苏两省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南宋时,江淮地区已经分为淮南东、西二路,其中,淮南西路包括濠州、庐州、光州、黄州、蕲州、舒州、和州、安丰军、无为军;淮南东路包括楚州、滁州、真州、扬州、泰州、通州、盱眙军、高邮军。前人对南宋江淮地区的自然灾害研究已有不少,但是对同样是灾害的兵燹研究却相对缺乏。
一、江淮地区兵燹多发的因素
1.江淮地区功能的转变。某一地区在国家中的功能变动可能会影响到兵燹发生的次数,亦可能影响政府的救灾方式,进而影响政府对其人力物力投入。全面看待兵燹多发原因,笔者认为有必要结合北宋时期江淮地区的情况来分析。“衡量一个地区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首先需要明确它对国家所作贡献的大小和贡献的方式,其中财政上的贡献,可能是最引人注目的一面”①。从江淮地区上供看,太祖开宝五年,“冬十月,江、淮米十万石至京师,即是从信之策行也”②。沈括说:“发运司岁贡京师米,以六百万石为额,淮南一百三十万石……”③可见,江淮地区在北宋是其供馈区。并且从宋代政府对江淮地区颁布的诏令中看,其对江淮地区的稳定和农业生产还是相当关注。到南宋时期,江淮地区的稻米生产,已经发生了变化。“……及稻米丰收时的两淮,有时也有稻米出口,不过,就大体上说,这两地以输入稻米的时候为多……至于两淮,当日农田破坏得相当厉害,事实上丰收的时候并不算多,故稻米的出口量也是远不及入口量那么多的”④。江淮地区从稻米出口地变化为输入地,作为粮仓的功能大大衰退。从南宋朝廷的角度来看,“……金人犯边,高宗下诏亲征,而两淮失守,朝臣多陈退避之计,帝(孝宗)不胜其愤,请率师为前驱”⑤。南宋“给事中金安节等言奉圣旨,杨存中等探访到淮南西路利害,并李显忠已见今侍从台谏看详,切详朝廷初意,大要有三:一曰,据形势要害以御寇……”⑥这个时候江淮已经成为防御金军的要害。此时江淮地区主要承担的是防御金军南下的功能。应该说从北宋的供馈功能向防御功能的转变对兵燹的增加是有一定影响的。
2.区位的转变。北宋末年,金军攻克东京,灭亡了北宋王朝,接着金军追击赵构,继续南下,直到签订绍兴和议,两国以淮河为界,取得了暂时的和平。根据协议,宋朝丧失了淮河以北的土地。
看江淮地区在南宋和北宋时期的区位,我们可以发现,北宋时期江淮地区主要是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这个时期整个江淮地区位于北宋疆域的中东部,与边境相距较远。到南宋时,它和金的边界已经南移到淮河一线。江淮地区紧靠这条边界。从区位看,江淮地区位于南宋疆域的东北方,紧邻金国的南京路,直接面临来自北方民族政权的压力。
二、江淮地区兵燹微观分析
1.兵燹记载统计。关于南宋江淮地区的兵燹记载情况,我们能够掌握的主要史籍有《宋史》《宋会要辑稿》和四库全书本《江南通志》等。从中将有关江淮地区兵燹并有政府赈灾记载的条目辑出,如表1所列。
2.政府对兵燹的处理方式分析。据上表可以看到,南宋有赈灾记录的兵燹,主要发生在高宗朝和孝宗朝,并且不同时期政府采取了不同的赈灾方式,从表1看,南宋政府对江淮地区兵燹的赈灾方式有蠲免、赐物、借贷、赈济、赐钱、赐度牒等。灾害管理,古人称之为“振恤”,抑或“赈恤”。“振恤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古代,只要涉及到政府对灾害有人力或物力投入的行为都称为振恤”⑦,史籍有明确记载赈灾方式的以实际记载为准,没有确切记载,但能分辨出是政府提供人力物力的行为以赈恤表示。《宋会要辑稿》上说:“朝廷荒政有三:一曰赈粜,二曰赈贷,三曰赈济,虽均为救荒,而其法各不同。市井宜赈粜,乡村宜赈贷,贫乏不能自存者宜赈济。”⑧点明了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赈救方式:赈贷是政府借出粮食或钱物,但是有期限的,到了期限需要归还;赈粜是政府减价出卖粮食给灾民;赈济是无偿提供粮食或者人力为灾民服务。赈贷、赈粜、赈济、赐物都属于提供人力物力一类。蠲免是将原定赋税上供予以免除,不存在政府投入人力物力,蠲免和振恤不同在于粮食物资的转移方向,振恤是物资粮食从政府转移到灾区,蠲免是粮食赋税由灾区停止转移到政府一方。借贷使用在救灾上和赈贷有类似之处,所以我们可以将借贷视为赈贷。在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