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玉门火烧沟四坝文化铜器的科学分析及相关问题-中国考古.PDFVIP

甘肃玉门火烧沟四坝文化铜器的科学分析及相关问题-中国考古.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玉门火烧沟四坝文化铜器的科学分析及相关问题-中国考古

甘肃玉门火烧沟四坝文化铜器的科学分析及相关问题* 1 1 1 1.2 3 陈坤龙 王 璐 王颖琛 梅建军 王 辉 1.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 100083; 2. 李约瑟研究所,英国 剑桥; 3.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50 Abstract:Sixty-sevenmetalobjectsexcavatedfromtheHuoshaogousitehavebeenstudiedbyusingSEM- EDSandmetallographicanalysis.Theresultsshowthatcopperandtinbronzearedominantamongmetals usedatHuoshaogou,whileothermaterials,suchasCu-As,Cu-Pb,Cu-Sn-Pb,Cu-Sn-AsandCu-Pb-As, were also in use. The research has also revealed that both casting and hot-forging technologies were extensivelyusedinmakingthesemetalobjects.Mostearringswereshapedwithhot-forgingtechnique,while themajorityofimplementsweremanufacturedbycasting.Thisresearchaddssignificantnewdatatoexplore thetechnologicalfeaturesoftheSibabronzetechnology,andalsodiscusseschallengingissues.Allinall,in theearlystageoftheSibaculture,copper,tinbronzeandarsenicalcopperwerethemajority,while,inthe latestage,tinbronzebecamethedominantmetal.TheauthorsarguethattheHexiCorridorplayedacrucial role in the cultur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Gansu-Qinghai region and the Eurasian steppe in the early bronzeage. Keywords:Gansu-Qinghairegion,Huoshaogou,Sibaculture,earlyBronzeAge,culturalinteraction 技 科 与 护 保 物 文 摘要:本文对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67 件铜器进行了科学分析,结果显示:其材质以红铜和锡青铜为主, 有少量砷青铜、铅青铜、铅锡青铜等;成型工艺有铸造和锻造两种,前者略多;耳环多为锡青铜,热锻成型;而 铜锥、铜斧等工具则多为红铜,制作以铸造为主。现有研究成果显示,河西走廊地区四坝文化铜器技术的发展早 期阶段以红铜和青铜为主,砷铜或含砷青铜占有一定比例,晚期阶段以锡青铜为主。依据新的考古发现和年代框 架,河西走廊地区早期冶金技术的出现和早期发展,显示了来自欧亚草原地区的影响,但不同时期文化交流路线 二 以及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并不相同。 ○ 关键词:甘青地区;火烧沟遗址;四坝文化;早期铜器;文化交流 期 二 第 年 八 一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