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杆菌-内蒙古民族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伤寒杆菌-内蒙古民族大学

??2. 继发性感染: 多发性机会感染是本病特点之一。 感染范围广泛:以中枢NS(70%)、肺、消化道受累最常见。 ??????肺结核,卡氏肺孢菌肺炎(70-80%);弓形虫、新隐球菌脑炎或脑膜炎;巨细胞病毒、乳头状瘤空泡病毒 →→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病原 常见 部位 常见临 床表现 病变特征 原虫 卡氏囊虫 肺 肺炎 肺泡腔扩张呈囊状,有的融合,囊内充满泡沫状或嗜酸性渗出物。间质性肺炎 刚地弓形虫 CNS 眼 心 CNS肿块 视网膜炎 心肌炎 CNS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坏死性脑炎。其他脏器为坏死,见到病原体 AIDS时常见机会感染 病原 常见部位 常见临床表现 病变特征 霉菌 白色念珠菌 口咽、食道 鹅口疮、食道炎 假膜性炎,化脓,肉芽肿 新型隐球菌 CNS、淋巴结、血、尿、肺、骨髓 脑膜炎、肺炎、播散性感染(霉菌血症) 病灶内见大量隐球菌,反应轻,偶见肉芽肿 荚膜组织胞浆菌 肺、淋巴结、眼 肺炎、视网膜炎、播 肉芽肿伴凝固性坏死 骨髓、脾、血 菌性感染(霉菌血症) 曲菌 肺、脑、血 肺炎、脑肿块、播散性感染(霉菌血症) 凝固性坏死,化脓,好侵犯血管,可有肉芽肿 病原 常见部位 常见临床表现 病变特征 细菌 鸟型结核 分枝杆菌 淋巴结、骨髓、血 淋巴结炎,全血细胞 大片泡沫细胞。抗酸染 脾、肝、肺、胃肠、皮肤 减少症、肺炎、肠炎、播散性感染(分枝杆菌血症) 色细胞内分枝杆菌阳性 病毒 巨细胞包 涵体病毒 (CMV) 播散性、肺、肾上腺、眼、CNS、胃 肺炎、视网膜炎、脑炎、肝炎、肠炎等。 组织坏死,细胞内典型病毒包涵体或核酸存在 肠、淋巴结、男性生殖器 肾上腺功能不全。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3. 恶性肿瘤: Kaposi肉瘤(30%) 淋巴瘤 Kaposi肉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血管增殖性疾病。近年自AIDS出现以来发病率明显增高,1/3的AIDS病人有Kaposi肉瘤。Kaposi肉瘤可局限于皮肤和/或粘膜,也可累及内脏。研究表明Kaposi肉瘤来源于内皮细胞,部分可能来自淋巴管内皮。Kaposi肉瘤呈多中心性,身体不同部位肿瘤并不是由一个原发肿瘤播散来的。 组织学上Kaposi肉瘤主要有毛细血管样结构(血管裂隙)和梭形细胞构成。可见数量不等的红细胞。含铁血黄素沉着常见。有时可有一定数目的炎症细胞。 (三)临床病理联系 1.潜伏期:数月-10余年。 2. 临床分三大类: ?A类:急性感染、无症状感染、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B类:免疫功能低下,AIDS相关综合征、继发细菌病毒感染、淋巴瘤; ?C类:免疫缺陷,各种机会感染、继发性肿瘤、神经系统症状。 (三)临床病理联系 3. AIDS病程分三阶段: ?① 早期(急性期):感染3-6周后出现咽痛、发热、肌痛,2-3W后可自行缓解; ?② 中期(慢性期):无明显症状或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热、乏力、皮疹等。 ?③ 后期(危险期):免疫缺陷,持续发热、乏力、消瘦和腹泻,各种机会感染、继发性肿瘤、神经系统症状。血液:淋巴细胞(CD4+)↓ 四、结局: ?预后差,抗HIV治疗: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疫苗。齐多夫定、拉米夫定、IDV联合应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Clostridium difficile pseudomembranous colitis.the schematic progression from a crypt abscess to its expansion and then eruption o the exudate onto the mucosal surface with formation by coalescence of a pseufomembrane. gp120病毒编码的糖蛋白--外膜蛋白 gp41--跨膜蛋白 p17 p24核心蛋白 T细胞 趋化因子受体CXCR4 作为共受体 巨噬细胞 CCR5作为共受体 梅毒:由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引起的全身以小血管改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 传染源:梅毒患者 传染途径:95%性传染,余为体液传染 感染第6周,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有血清诊断价值和自愈倾向; 隐性梅毒:血清反应+/无病变或消失; 3.复发梅毒:治疗不彻底或不及时。 概述 基本病变 1.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小血管周围炎 闭塞性动脉内膜炎:血管内皮细胞和纤维细胞增生—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小血管周围炎:单核、淋巴和浆细胞围管性浸润,浆细胞浸润为特征性改变。 见于各期梅毒 闭塞性血管内膜炎及血管周围炎 闭塞性血管内膜炎 2.树胶样肿--梅毒瘤 肉眼:大小不一,灰白、质韧有弹性的病灶,似树胶样; 镜下:似结核结节 中央:凝固性坏死,似干酪样坏死,但坏死组织中血管的弹力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