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共地震勘探原理反射点叠加法全解.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共地震勘探原理反射点叠加法全解

第五章 共反射点叠加法 1、野外共反射点叠加——多次复盖 多次覆盖(multiple coverage)技术最早是由梅恩(Mayne,1962)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按照一定的观测系统对地下某点的地质信息进行多次观测,保障原始记录质量。 多次复盖的目的 提高信噪比,改善地震记录的质量. 采集的数据本身信噪比并没有提高. 提高信噪比是在室内处理实现的. 第五章 共反射点叠加法 第五章 共反射点叠加法 第五章 共反射点叠加法 第五章 共反射点叠加法 在水平界面上,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是一条双曲线,极小点在x=0处。 共反射点时距曲线:它只反映界面上的一个点,即共反射点R的反射。 共反射点时距曲线:t0为共中心点M的垂直反射时间. 引入共中心点道的概念,可以适应不同产状的地层。 O点放炮,D点接收,炮点O处的法线深度为h1,共中心点M点的法线深度h0,界面倾角φ,可知反射波到达D点的时间为 此方程就是以共中心点M处法线深度h0表示的倾斜界面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时距曲线是一条双曲线,以过M点的纵轴为对称轴; 相当于深度为h0,速度V =Vφ换成等效速度的水平界面共反射点的时距曲线方程; 倾角φ的大小只影响曲线的陡缓,与曲线的形状和倾向无关。 时距曲线的极小点位置为共中心点M处: h0为共中心点M处法线深度 两种时距曲线都是双曲线,反映一段反射界面。 而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极小点位置在虚震源在地面的投影处: h0--表示激发点O处法线深度 Vφ V (只有φ =0时, Vφ =V ),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比倾斜地层的共炮点时距曲线要平缓。 第二节 多次反射波的特点 地震波遇到波阻抗界面时,发生反射和透射,除产生一次反射波外,还产生折射波、绕射波、断面波、多次波等。 多次波的定义——指一些往来于分界面之间几次反射的波,这种波称为多次反射波,简称多次波。 第二节 多次反射波的特点 多次波产生的条件:要有良好的反射界面,即反射系数较大。 ——如基岩面、不整合面、火成岩、海水面、海底面和其它强反射界面。 多次波是一种干扰波。 它与一次反射波互相干涉叠加,破坏对有效波的识别与追踪,而且可能将多次波误认为是深层界面的一次波而进行解释,导致错误的地质推断。 一、多次反射波的类型 1)全程多次反射波 在某一深层界面发生反射的波在地面又发生反射,向下在同一界面发生反射,来回多次,又称简单多次波。 陆上:低速带区多次波强 海上:海水中多次波强 第二节 多次反射波的特点 2)短程多次反射波 地震波从某一深部界面反射回来后,再在地面向下反射,然后又在某一个较浅的界面发生反射,又称局部多次波。 第二节 多次反射波的特点 3)微屈多次反射波 在几个界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多次反射的路径是不对称的,或在一个薄层内受到多次反射,它与短程多次波并没有严格的差别。 第二节 多次反射波的特点 4)虚反射 井中爆炸激发时,地震波的一部分向上传播,遇到地面再反射向下,这个波称为虚反射。 它与直接由激发点向下传播的地震波相差一个时间延迟τ,τ等于波从井底到地面的双程旅行时。 二、全程多次反射波时距曲线 水平界面的全程n次反射波相当于来自深度为nh的等效界面的一次反射波。 时距曲线为双曲线。 2、倾斜界面全程多次反射波时距曲线 推导思路: 做出一个等效界面,使这个等效界面的一次反射波相当于原来界面的全程多次反射波; 用等效界面的法线深度h、倾角φ ′写出它的一次反射波的时距曲线; 求出等效界面的参数h、φ 与原来的界面参数h、φ的关系,再代回到等效界面一次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就可得到原界面的全程多次反射波方程。 利用虚震源的方法确定等效界面 由作图可知,O*B是激发点O以界面R的虚震源,地面PS与界面R‘关于界面R镜像对称,∠OPE=∠O*BPE=φ 。 二次全程反射波OABCS可以认为是界面R的虚震源O*S发出的一次反射波O*SABCS。 由此,激发点O与O*S是关于界面R镜像对称,OO*S是垂直于界面。 界面R可以认为一个等效界面,在界面R上发生的全程二次反射波时间与在界面R上O点激发的一次反射波一样。 O*B是激发点O以界面R的虚震源,在△OPE和△O*BPE中,PE是公共边, OO*B⊥R, OE=O*BE=h, 所以,△OPE=△O*PE,则∠OPE=∠O*BPE=φ。 等效界面R’对地面的倾角为2φ ,即φ’=2φ 。 等效界面的法线深度h’等于: 1) 它也是一条双曲线; 2) 在激发点O处(x=0)观测到的全程二次反射波的t’0时间是: 3) 在倾角φ较小情况下,cosφ≈1, t’0 ≈2t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