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专题开天辟地大事变研讨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图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现为兴业路76号)。 五、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地点:上海—浙江嘉兴 时间:1921年7月23-31日 出席人:15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会议中心议题:通过了党纲,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一大 1921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地点:今上海兴业路76号 (最后一天转至嘉兴南湖的一画舫上) 李汉俊、马林、尼柯尔斯基、陈公博未出席。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 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工作决议》,提出“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以共产主义就是教育他们”; 选举产生中央局,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 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jilupian377a2aee8123ab10.html 《包惠僧回忆录》: 当时,我们对于学习马列主义知识是太少了,我们多数同志几乎是当了共产党员才学习马列主义,……至于社会主义的前途,共产主义的远景都有可望而不可及之感! 党在建党之初即是集中重于民主,只要第三国际提出的意见,中共中央不会不服从;中共中央的意见,全国各地的组织和同志虽然可以向中央提出不同的意见,最后还是要服从中央的决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陈潭秋、王尽美、周佛海、张国焘、毛泽东、李汉俊、刘仁静、董必武、包惠僧、邓恩铭、何叔衡、陈公博、李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尼克尔斯基 马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与董必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特点: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 迎着诬蔑和压迫不可遏止地成长; 不能不经历曲折的探索过程。 1、使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有了新的领导核心. 2、使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3、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联系,是中国革命能得到广泛的国际援助. 六、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共二大 地点:上海 时间:1922年7月16-23日 出席人: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会议中心议题:提出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开始领导工农运动。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922年1月,香港海员为增加工资举行大罢工 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20000多名工人为争取成立总工会的自由和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举行总罢工 施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五卅”运动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开枪打死打伤要求复工和开工资的工人10余人,成为五卅运动的直接导火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五卅惨案 /watch/7649094292834868245.html?page=videoMultiNeed 五卅运动的狂飙迅速席卷全国,从工人发展到学生、商人、市民、农民等社会各阶层,并从上海发展到全国各地,遍及全国25个省区(当时全国为29个省区),各地约有1700万人直接参加了运动。 割据混战 烽火狼烟 民不聊生 军阀之间矛盾激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孙中山的困境 1923.1《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国民党联俄政策的确立 1924年1月—1927年7月 国共第一次合作 (二)国共合作 共产党: 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首先考虑的对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孙中山: 革命主义未行,革命目的未达, 仅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 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帮助下,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孙中山 陈独秀 国共合作的形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v_show/id_XMTA3OTAzODM2.html 马林 国民党一大旧址 (文明路215号) 外观及会场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v_show/id_XMjgzNzIzNg==.html?from=y1.2-1-87.4.1-1.1-1-2-0-0%26source%3Dautoclick/v_show/id_XMjgzNzIzNg==.html?f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离散数学命题逻辑探讨.ppt
- 离相共相封闭母线导论.pptx
- 离心式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探讨.ppt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相关政策解读概述.ppt
- 私募股权基金介绍探讨.ppt
- 秋季特点与饮食调理全解.ppt
- 种子生活力测定原理.ppt
- 秋姑娘信无拼音.ppt
- 种树郭橐驼传公开课讲解.ppt
- 秋水非攻知识梳理.ppt
- 2025年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下的多学科协作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结构影响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数据交易市场定价机制创新与数据质量评估体系研究.docx
- 元宇宙资产确权难题破解,2025区块链技术助力创新发展.docx
- 2025年户外运动装备租赁市场法律法规研究.docx
- 2025年光刻机双工件台系统在生物芯片制造中的技术优势与应用.docx
- 飞轮储能技术在2025年电网调频中的应用与创新.docx
- 深度学习在智能监控2025年大模型对抗性攻击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ocx
- 2025年绿色能源技术创新在智能电网调度中的应用报告.docx
- 供应链金融平台数据安全治理与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