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解剖及肺循环相关病变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肺部解剖及肺循环相关病变概述

肺的解剖及肺循环病变 一、肺的形态及分叶 肺的位置和形态 肺裂及肺的分叶 肺裂的体表投影 斜裂(第3、4胸椎棘突外测2.5cm稍下方至锁骨中线和第6肋相交点的连线) 水平裂(右肺前缘与第四肋软骨交界处的水平线至腋中线,相当于与第四肋前半走向一致) 肺门 肺根 构成 排列 毗邻 肺韧带 肺内管道及肺段 支气管 肺动脉 肺静脉 主支气管及其分支 肺叶支气管 肺段支气管 其它分支 肺的分段 右肺 尖段 SⅠ 后段 SⅡ 前段 SⅢ 外侧段 SⅣ 内侧段 SⅤ 背段 SⅥ 内侧底段 SⅦ 前底段 SⅧ 外侧底段 SⅨ 后底段 SⅩ CT肺窗 右肺 : 上叶 S1:尖段 S2:后段 S3:前段 中叶 S4:外段 S5:内段 下叶 S6:背段 S7:内基底段 S8:前基底段 S9:外基底段 S10: 后基底段? ? 上叶:S1尖段 S2后段 S3前段 下叶:S6背段 肺动脉 来源 分支 肺动脉入肺后的分支特点 大多数(90%以上)起于肺的纵隔面及叶间面 分支的分裂和合干频繁,形态变化多样,规律性较差 正常血液的流动方向 体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肺动脉-- 肺 --肺静脉--左心--主动脉 肺静脉 行程 注入 肺静脉在肺内有两种属支: 段间支:行于相邻的肺段之间 段内支:行于肺段内 上肺静脉 下肺静脉 纵隔 纵隔的概念 纵隔的分区 四分法 三分法 九分法 上纵隔 内容:由前向后分为 静脉、胸腺层 动脉、神经层 内脏层 后纵隔 是三分法中的后纵隔或四分法中的上纵隔后部和后纵隔的内容主要包括: 食管 气管及其分支 胸导管 奇静脉、胸主动脉 食管胸部 行程和位置 食管与胸膜的关系 食管与胸膜的关系 左侧:上、下两段直接与胸膜相贴 右侧:除奇静脉弓处之外,均与胸膜相贴,其中下肺静脉以下右侧胸膜包绕食管右侧面后至其后方与奇静脉之间返折形成食管后隐窝 胸导管 行程 胸导管与胸膜腔的关系 奇静脉系 奇静脉 半奇静脉 副半奇静脉 胸主动脉 行程和位置 与食管等的关系 三、胸骨角的标志性意义 平对第二肋软骨 第四胸椎下缘 上、下纵隔的分界标志 主动弓的起、止标志 气管杈平面 奇静脉弓跨右肺根、注入上腔静脉 肺动脉分叉处 胸导管在脊柱前方由右转向左的部位 心包上界(浆膜心包返折的部位) CT的纵隔间隙 定义:为CT图像上所见的由脂肪、淋巴结等组织所形成的低CT值的非筋膜间隙 包括: 气管前间隙 气管后间隙 血管前间隙 后纵隔间隙 气管杈下间隙 主动脉肺动脉窗 膈肌脚后间隙 肺淤血的X线表现 肺纹理增多、增粗(静脉扩张) (模糊、网状、中下野著) 肺血再分布(鹿角征) 肺动脉高压时:肺门影增大、边缘模糊 肺野透明度降低 间质性肺水肿的X线表现 常常是慢性、是肺瘀血的进一步发展 肺门模糊、增大 肺纹理模糊,中下野呈网状 肺透过度减低,Kerley B线 Kerley A线 Kerley C线 肺泡性肺水肿的X线表现 渗出液主要储集于肺泡内 两肺野内广泛分布片状模糊影 典型表现为:蝶翼状 两肺门为中心的大片状阴影 短期内变化较大是肺泡性肺水肿的 重要特征 完 本人制作匆忙,如有出错请帮忙指出。 谢谢! 气管前间隙 气管后间隙 血管前间隙 纵隔后间隙 气管杈下间隙 主动脉肺动脉窗 膈肌脚后间隙 肺瘀血 二尖瓣狭窄 22岁,男 间质性肺水肿(Kerley A线、B线、C线) 右下叶--S6:背段 S7:内基底段 S8:前基底段 S9:外基底段 S10:后基底段 左肺: 上叶 S1+2:尖后段 S3:前段 S4:舌叶上段 S5:舌叶下段 下叶 S6:背段 S7+8:前内基底段 S9:外基底段 S10:后基底段 1尖段 上叶:1尖段 2后段 3前段 上叶:1尖段 2后段 3前段 右肺下叶:S6背段 上叶:1尖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