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课程辅导.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内涵与由来 一、人类协调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模式及演替 传统经济模式的特点 1.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 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 认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仅局限于环境污染问题,并把环境问题只看成是技术问题。人们相信,只要投入资金,运用一定的技术,一定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特点:先污染,后治理。在生产链的终点或者在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对其进行一系列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对自然的危害。 途径:开发治理污染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炉及废弃物填埋场 。 原则:“谁污染、谁治理” 效果:治标不治本 缺陷: ? 与生产过程相割裂,只对已经生成的污染作被动式处理。? 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依据当时的认识水平,对于污染造成的长期的、积累性的、协同性的、不可逆转的潜在影响可能估计不足。这样,即使满足了排放标准,也未必达到有效保护环境的目的。 ? 往往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而只是使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转移,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 生产过程末端治理需要大量投资,运行费用高,建设周期长,经济效益小。既额外浪费了资源,又难以获得经济回报,常常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 ?未考虑产品的生态无害性,有些产品的使用过程往往比生产过程更加危害环境。 ? 能源和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一些原本可以回收利用的原材料变成“三废”被处理或排放掉,使可资源化的污染物难以回收利用。无法解决日益突出的资源短缺和资源枯竭的困境。 ? 污染的控制措施大都停留在企业层次上,未能将环境因素作为宏观决策的依据和制约因素。 ? 根源:环境问题根源在于现代社会的工业化模式 。在不触动经济模式的前提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治理已经产生的污染问题的同时,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又源源不断地产生,而且许多生态破坏的环境问题无论花多少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无法恢复的。 环境库茨涅兹曲线 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的含义 环境质量同经济增长呈倒U型曲线的关系,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高,环境污染和环境压力由低增高,到达某个临界点或转折点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和压力又由高到低,环境得到改善和恢复。 如何看待环境库茨涅兹曲线 其含义是 :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的变化很可能是从互竞互斥逐步走向互补互适。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并非一定表现为从互竞互斥走向互补互适。环境恶化被控制在环境不可逆阈值内,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之间才表现为“倒U”型曲线关系,若环境恶化超越环境不可逆阈值,这种“倒U”型曲线关系就不存在了。 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呈倒U型变化,似乎说明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切不能轻易地根据 该假定而选择“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清洁生产模式 时间: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 认识:酿成各种环境问题的原因是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单靠科技手段进行末端治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必须采取经济和管理手段,使外部性内在化。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进步就是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价值性 。 特点:对污染的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和全过程管理。 ?途径:在企业生产和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即“从摇篮到坟墓”实现清洁化、无污染的生产和消费的污染预防战略。此外,实行以预防为主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污染物进行浓度控制的同时进行总量控制。制定地区环境规划。 ?原则: “防重于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效果:单纯的清洁生产具有一定局限性。它一般是针对单个企业、某种产品或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尚未拓展到从宏观层次上考虑区域或企业群落的集中控制 ,可能造成单个企业清洁生产成本的叠加 ,加大其管理和治理的总成本。 循环经济模式 时间:20世纪90年代末期,正方兴未艾 。 背景:可持续发展观成为全球的共识和在清洁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 特点:效仿自然生态系统建立一种具有一定层次、结构和资源最优循环利用功能的工业和经济体系 。 ?途径:遵循生态学规律,把经济社会系统组织成一个具有物质多次利用和再生循环的网、链结构,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通过物质和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最大限度的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 ?原则: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保持在自然的生产能力之内;对自然排放的垃圾和废弃物控制在自然环境的消纳能力之内 。 ?效果:保持经济社会自然的和谐,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

文档评论(0)

nmgxamwlh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