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白诗俯视空间景象.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李白诗俯视空间景象.PDF

第一屆語文教育暨第七屆辭章章法學學術研討會 2012 年12月 1日 論 李白詩俯視空間景象 黃麗容 淡水真理大學語文學科專任助理教授 摘要 李白對宇宙生命有著豐富想像與聯想。 李白詩篇對三次元的俯視空間 摹寫與三度空間視角選擇,透顯李白具有無限宇宙空間概念,由其詩中呈 現立體之不同面向視角的感官知覺能力,特具 太白在作品中獨特之視覺角 度拓新,顯見詩人 具驚人的 想像力和觀察力。故 本文試分析 李白詩篇三次 元之俯視空間景象 與情思意蘊 。 本文研究文本是以明刊本四部叢刊集部 《分類補註李太白詩》為底本, 並且採用瞿蛻園校注本與王琦註本為輔助底本 .本文研究方法是以史料、詩 學理論、視覺感知理論 、物理學等為旁證資料。 李白詩篇摹寫其一生在大江南北的遊歷 經驗,此藉由探究詩篇觀察視 角與 情思的關係 ,分析太白藉摹寫或改造之空間景象,超脫現實困境 或進; 一步地以投身仙界,展現新的理想生命樣態 ,並回顧俯看凡塵,流露對輔世 與濟世之堅持 。故本文由詩篇特殊的俯視空間景象 與表徵 ,展現李白對宇 宙、 生命之聯想與關照。 關鍵詞 李白 、空間、記遊詩、三度空間 一 、前言 在李白記遊詩中,三度空間景象出現次數十分多,成為太白詩中相當 引人注意的詩篇空間景象。 159 論李白詩俯視空間景象 詩歌空間景象把過去詩人眼中所見所感的視覺和觸覺經驗,用文字保 存下,讀者藉由自己的感官知覺將之還原呈現,從物理學相對論觀點言之, 羅素《相對論ABC》:「我們探索地球世界,要用到自己所有的感官知覺, 尤其是觸覺和視覺。… … 人們學會以目視判定大概的距離,但要拿揑得精 1 準,還是要靠觸覺。」 說明了近代物理和幾何學科學之空間理論,即是由知 覺感官而產生。2若由文學藝術與視知覺關係理論言之,「『觀看』就是通過一 個人的眼睛來確定某一件事物在某一特定位置上的一種最初級的認識活 動。」3也可說透過詩人的特定視覺角度,展現事物或景象的風貌。心理學家 經由實驗發現,這些視覺角度在傳達時,是可以通過語言來形容自己的知覺 經驗,將那個與自己經驗到的圖像景物表現出來,雖不完全相同,而且會有 簡化、改造與繁複等之情形,總是會以知覺經驗中適合於先前得到的經驗的 記憶痕跡。4 李白詩篇時見富有想像力的空間景象,其驚人的創造力是源自太白現實 生活與主觀想像的結合,李元洛《詩美學》:「包括詩歌在內的藝術,不僅是 客觀現實生活的再現,而且也是作者主觀審美心理的表現。因為藝術不是一 般如哲學、邏輯學、倫理學等社會意識形態,它不是對客觀現實生活作機械 的照相式的反映,或是原封不動的複製,它是一種特殊的審美藝術形態,是 藝術家對客觀現實生活的主觀能動的審美反映,是客觀現實生活的再現與主 觀審美體驗的表現的統一,是審美對象和審美主體的統一。」5詩人將現實經 驗所見所感與依個人化之想像世界交織,改造或增刪成具個人化魅力的空間 景象,此即為藝術美之來源,也是李白獨特視覺空間語言。 李白詩的視覺空間安置,除了現實經驗的呈現,部分詩篇空間景象, 藉各種視角,或自我為中心,或以他人為中心,或自我與他人並具之角度, 透過空間景象布構,來構造理想的人生與世界。因為在現實中仕途發展不 順邃,現實藩籬無法突破,李白藉空間景象來跳脫塵俗之壓力,更進一步 地,建構可供心靈安頓的虛構想像空間景象。李白因不遇困境、遭賜金放 還、四處干謁無著,心中充滿焦慮無助感,自持不凡超群的太白漸漸失去 信心和人生方向,不知自己該何去何從。或許唐代宮觀興建風潮、道教之 興盛,在環境與友人的薰陶下,李白興起了對仙境的嚮往。經常四海漫遊 1 參見羅素(Bertrand Russell )著,薛絢譯,郭中一審閱。《相對論ABC》(ABC

文档评论(0)

sunguo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