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教育到生态美育-广西民族大学机构知识库.PDF

从生态教育到生态美育-广西民族大学机构知识库.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生态教育到生态美育-广西民族大学机构知识库

2011 年7 月 社会科学家 Jul.,2011 (第7 期,总第171 期) SOCIAL SCIENTIST (No.7,General No.171) 【教育新探索】 从生态教育到生态美育 ———生态审美者的培养路径 龚丽娟 (广西民族大学 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06) 摘 要:生态教育经由生态科技教育、生态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三条路径,分别实现了主体对生态规律的把 握、生态目的的明确与生态价值观的形成,促进了生态人的生成。生态美育通过培养审美主体的绿色审美兴趣、生态 中和理想、绿色阅读能力与绿色艺术实践风尚,引领审美主体在审美、造美活动中构建绿色艺术世界。生态审美者在 一体化的欣赏、批评、研究、创造活动中,与审美世界和谐整生,终实现生态美境与艺术人生的对生共进。 关键词:生态教育;生态美育;生态审美者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 (2011)07-0130-04 生态教育是生态时代的产物,是人类提升对外界及自我科 学说并不完善,近代的哈勃银河外天文学进一步发展了这一 学认知的需要。生态美育从传统的生态教育发展而来,既有对 学说。达尔文振聋发聩地提出人类由猿猴进化而来,让中世纪 传统生态教育的突破,转而注重人的生态审美化生存,将生态 最后的牧师贵族们震惊狂怒,斥其“亵渎神灵”。然而,事实证 人培养成生态审美人。这也是实现绿色审美人生与绿色艺术世 实,这些的确是自然生态系统中客观存在的科学规律,并且对 界的双重需求,整生化的生态审美者由此蜕变,在自由和谐的 自然科学领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 审美氛围中,与艺术化的生态审美世界对生共进,创生真正意 论,更是颠覆了我们此前的固有认识,让我们对遥远的宇宙、 义上的生态文明。 神秘的时空所蕴含的幽深微妙的生态规律有了前所未有的了 解与认知。 一、生态教育:对主体存在的生态知识与生 正如物种起源进化一样,人类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不断自我 超越的进化史。日心说、进化论、河外天文学、相对论等伟大科学 态意识的渗透 理论的诞生与完善,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为我们认识自 然、生态奠定了科学的基础,这也是生态教育的重要内容。生态 曾有人说,人类知识的边界就是无知的边界。也就是说,人 认知最终的目的不应该停留在对外部世界的掌控与利用,而是 类在对外界与自我的不断认识与探索中,会发现知道的东西越 从中更好地认识自我,获取生存发展的正确态度与科学方式。 多,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生态系统循环运转,须臾不停,人类 然而,随着近百年来的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人类作为地 作为其中一个发展环节,有其存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然 球上的高级智能物种,以现代手段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 而,人类若想更好地生存其中,就必须探索其中客观存在的科 与文明。但是,森林从此寂静,河流不再纯净,核污染、臭氧层空 学规律与生态机制。惟其如此,才能认识世界,提升自我。生态 洞、热岛效应等生态灾难不断袭来。相比宇宙,人类虽然卑微渺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生态人,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小,却在自私本性与智能头脑的控制下,对地球生态造成了毁灭 1.生态科技教育:对生态规律的把握 性的攫取与破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警钟长鸣,生态时代到来, 我们赖以存在的形而下的物质世界,蕴涵着许多客观存在 生态主义萌芽发展,生态保护者们强化普及了相当数量的生态 的、已知或未知的领域、规律与法则。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