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格式 可编辑
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生物超微结构基础
生物医学超微结构学也可叫做超微解剖学或超微组织学,它是用电镜技术研究机体结构的科学。是用电镜技术作为手段去观察光学显微镜所见不到的或看不清的生物结构的细节。
从形态学的角度上看,在生物学领域中,用不同光学仪器对生物体的分析,都可叫作解剖学,因为生物体像任何其它物质一样是永远可分的。由于分析的精密度不同,测量长度的单位也不同。在大体解剖学方面,可用米至毫米,做为度量衡单位,来测定长度范围。在电镜下,测量范围的度量衡单位就更加微细了。
单位 代号 相应线度 细胞学测量上的范围和用途
厘米 cm =0.4英寸 (inch) 肉眼的范围,巨大的卵细胞
毫米 mm =0.1厘米 (cm) 肉眼的范围,非常大的细胞
微米 μm =0.001毫米(mm) 光学显微镜技术,大多数细
胞和较大的细胞器
毫微米 nm =0.001微米(μm) 电子显微镜技术,较小的细
胞器,最大的分子
埃 ? =0.1毫微米(nm) 电子显微镜技术,X射线方
法,分子和原子
一、细 胞 核
细胞核几乎是所有真核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 核内的染色质储存着各种遗传信息,决定细胞的代谢、分化与增殖,它是生物遗传的结构与功能单位——基因复制的场所。是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司令部”。它控制着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
(一)核体积与外形的改变
一般正常细胞核浆比例小于1。在增生活跃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恶性肿瘤细胞的核也较大,核浆比例常常大于1。
核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核被膜略有曲折,常随细胞的机能状态而有一定的变化。
在恶性肿瘤由于异型性变,核可以变得十分畸形,甚至呈分叶状,叶间仅核桥相连。畸形核的意义,一般与扩大核表面积、加强核与细胞质物质的交换有关。但在正常组织或良性肿瘤及增生细胞中,也可出现少数或个别的畸形核。
(二)核被膜的改变
核被膜系双层膜。外膜表面有核糖体,与粗面内质网相连;两层核膜间为核周间隙,与粗面内质网扁腔相通,核被膜上有核孔,内外二膜在核孔边缘合拢
核被膜有以下病理性改变。
(1)假包涵体:由于核被膜曲折,凹陷较深,胞质随凹陷的核被膜下陷,因而在核内形成一团由双层核被膜反包的胞质,其中可见细胞器及包涵物(糖原、脂滴等)。
(2)单层膜假包涵体:此种假包涵体只有一层核膜(内膜)相包,可能是粗面内质网腔内合成的物质逆行到核周间隙内,再随核内膜内陷入核内。此种包涵体的内容物可以是粘液与浆液分层组成深浅不一的层状体,多出现在唾液腺一类的分泌细胞内。
(3)核突和核袋(nuclear‘projectionpocket):核突乃自核表面呈锤、结节、棒状等突起,外围有核膜,内容有核质。核袋则是核被膜下陷形成,其内容可为胞质的一部分,宛如假包涵体。但与一般核假包涵体不同的是,此种凹陷紧邻予核被膜边缘部分,核袋外侧绕以染色质带,该带恒定为400 ?宽。此外,有的核袋内为核质,可能是仅有核内膜下陷包绕核质形成。核袋常见于恶性淋巴瘤及淋巴白血病中,其他恶性肿瘤细胞也可见到。可能与染色体畸形(缺失、非整倍体等)或核蛋白的合成缺陷有关。
(4)核孔的变化:核孔数目往往与细胞代谢活性有关。衰老的细胞核孔减少,而肿瘤细胞的核孔往往增多;幼稚细胞核孔多,成熟细胞则核孔少。
(三)染色质的改变
在光学显微镜下,我们通常是把碱性染料染色很深的物质统统称作染色质
但是从超微结构的水平上看,染色质还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染色质致密区,实际上是细胞分裂间期集聚的那一部分染色质,这就是所谓的异染色质。代表代谢活力较低的染色体部分。另有一部分染色质则是分散在核浆里,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其实这一部分是代谢活跃的染色体部分,即所谓常染色质。
一般说来含常染色质丰富的细胞,其核内易着色的成份较少,而其代谢作用要比那些含着色很深的异染色质的细胞要活跃得多。例如,神经原细胞在光学镜下核多呈空泡状,核仁显著,而核浆内其它嗜碱性物质很少。电镜下所见也是浓缩的染色质甚少。
在红细胞里,随着核的逐步浓缩和异染色质不断增多,此时核的生理功能却大大降低,较小而浓缩的细胞核最终失掉了代谢作用而被丢弃。
染色质的改变在坏死细胞表现比较明显。
1. 核固缩 核内染色质因酸度增加而变致密,核体积缩小,电子密度加大。
2.核破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2025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最新带板书带目录.pdf VIP
- 8D报告案例模板.ppt VIP
- 工程结算审核实务:重点难点解析及解决方案.docx VIP
- 重大活动应急预案.docx VIP
- DB34T4021-2021《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技术标准》.docx VIP
- 宁波市2023年小学生科普知识学习体验活动-高段组(参考答案) .pdf VIP
- 拼装式施工灯架制作和安装工艺.pdf VIP
- 青岛宏丰聚三氟氯乙烯及氟碳乳液合成工艺问世.pdf VIP
-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