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推销_1214.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门推销_1214

怎样上门推销 公司业务 什么是上门推销??? 上门推销是最常见的人员推销形式。它是由推销人员携带产品的样品、说明书和订单等走访顾客,推销产品。这种推销形式,可以针对顾客的需要提供有效的服务,方便顾客,故为顾客所广泛认可和接受。此种形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名符其实的“正宗”推销形式。 上门推销的好处 1、给顾客留下好印象,从推销员良好的形象顾客容易就“推导”出公司和其产品的良好形象。 2、有机会把产品和售后服务卖给愿意购买或租赁它的顾客。 3、有机会纠正顾客对本公司及产品的偏见,改善老印象。 4、随时回答顾客提问。 5、可以从顾客那里得到明确的许诺和预购或预租。 上门推销,我该怎么做? 上门推销前的 准备工作必不可少 约见顾客 1、约见前的准备 约见顾客 1、约见前的准备 约见顾客 2、预约内容 接近顾客 1、接近前的准备 (1)心理准备 (2)外在形象准备 (3)物质准备 (4)信息准备 准备工作做完, 我们该怎么做??? 上门推销的要点  1、推销人员在介绍、证实产品符合顾客需求过程中,通过询问顾客对产品的接受程度,并相应采取针对措施,借以促进顾客接受产品。  2、推销人员通过检查推销示范过程中的问题和效果,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和补救,促使顾客接受产品。  3、推销人员在推销过程中不断总结推销进展情况,强调推销产品对顾客的需求满足,进一步推动顾客对产品的接受和认可。 上门推销的步骤  1、对所推销的产品、售后服务和相关法规、金融政策了如指掌,并携带必不可少的基本文件资料。  2、明白无误地向对方介绍你的姓名和你所服务的公司,随后向接待者、秘书和其他人员递上你的名片。  3、简要而直接地阐明你此行的目的。  4、当被访者乐意同你交谈时,你应聚精会神地听。  5、你请求他们购买你的产品和服务。  6、如果他们有购买的意向,那么你要尽力得到他们明确的许诺。 上门推销技巧 1、找好上门对象。可以通过商业性资料手册或公共广告媒体寻找重要线索,也可以到商场、门市部等商业网点寻找客户名称、地址、电话、产品和商标。 2、做好上门推销前的准备工作,尤其要对公司的发展状况和产品、服务的内容材料要十分熟悉、充分了解并牢记,以便推销时有问必答;同时对客户的基本情况和要求应有一定的了解。 (3)掌握“开门”的方法,即要选好上门时间,以免吃“闭门羹”,可以采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手段事先交谈或传送文字资料给对方并预约面谈的时间、地点。也可以采用请熟人引见、名片开道、与对方有关人员交朋友等策略,赢得客户的欢迎。 (4)把握适当的成交时机。应善于体察顾客的情绪,在给客户留下好感和信任时,抓住时机发起“进攻”,争取签约成交。 (5)学会推销的谈话艺术。 案例一 一次在北京洗头,正常10块钱,但那次我花了25块。我进店后往椅子上一坐,一个小姑娘过来了,她不问我用什么洗发水,而是说:“帅哥你这个衣服很好看,我男朋友身材跟你差不多,你穿这么好看,你在哪买的?”然后我告诉她在哪买的,多少钱,什么牌子,聊天的过程中她拿出了一瓶洗发水问:“你用这个!”我正在兴头上,就没反对:“好用就用呗。” 洗完了结账25块。我问为什么,她说这款洗发水是去屑的,还有油保养功能,10块变成了25块。如果我往椅子上一坐,她就说你用这个洗发水吧,我一定会问:这个是什么洗发水?有什么功效?多少钱? 为什么我忘记问了?因为她用赞美不知不觉化解了我的戒心。 赞美式 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顾客也不例外。发现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大声地说出来。 赞美什么?顾客的衣着、发型、携带的包、跟着的孩子等等。 赞美的另一种方式是羡慕。比如,一对男女顾客过来买手机,可以说:“真羡慕你,你老公专门陪你来买手机。你真幸福。”顾客说我家房子有180平方米,可以说:“真羡慕你,住这么大的房子!没有一点压抑感!” 羡慕是对顾客的事实给予共鸣。180平方米,是个事实,你加上对这个事实的看法,就会和顾客产生共鸣。有了共鸣的铺垫,后面的沟通更容易达成共识。 案例二 有一个朋友去泰山玩,跟团有导游。他想在山上买一点纪念品,但是导游告诉他:“不要在这里买纪念品,这里假的多,也太贵,不划算。”一听这话,大家都感觉这个导游很不错,很为他们着想,不像别的导购一味劝游客购物。到了山上,有游客准备烧香,导游又说:“不要在这里烧香,这里烧不仅贵,还不见得灵。”游客们甚是感动,遇到了这么关心他们的导游,都在说运气好。

文档评论(0)

kell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