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孩子劳动性格比
PAGE
PAGE 5
中西方孩子劳动的比较
08-5-30 17:21 ?? 来源: 太平洋亲子网 ?? 作者: (未署名) 作者:桐乡实验幼儿园 2007-11-19 18:52:30
王老师在家教4岁多的女儿洗碗,街坊许阿姨来串门,惊讶地说:“孩子这么小就洗碗呀!我可不让我们家的大宝做这些事情。”王老师说:“小孩子做些家务事有好处的。”许阿姨不屑地说:“会干活有什么出息,瞧我干了一辈子的活,现在下岗了。我可不能让大宝像我一样,有干活的时间,不如学认字、算术……”。许阿姨的话有相当的代表性,其结果是我国孩子的劳动每况愈下。有一份关于各国中小学生每日劳动时间的统计显示:美国72分钟,泰国66分钟,韩国42分钟,法国36分钟,英国30分钟,中国只有12分钟。中国城镇的中小学生大约有50%不参加或每天只参加10分钟的家务劳动。德国法律明确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其中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负责擦汽车和菜园翻地;16——18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上海某大学近几年对录取的新生做调查,有60%以上的人不会自己挂蚊帐,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没有亲手洗过一件衣服。一项对长春市某高校一个班25名学生的调查,有24名不会缝补衣服,不会钉扣子。某县妇联对该县一所重点中学初一学生家务劳动调查结果表明,从没有洗过一件衬衣的占79%,不会煮饭的占 84%,不会或不敢用电饭锅、液化气炉的占67%。据北京市家教学会对某小学的一个班的调查,该班44名学生中,家长每天给整理书包的占39%,给洗手绢的占66%,给穿衣服的占59%。显然,西方国家孩子的劳动远比我国的孩子多,难道西方国家的家长爱孩子不如我国的家长吗?应该不是的,那是出于什么考虑呢?美国心理学家威兰特对波斯顿地区490名孩子进行了20 年的跟踪研究,跟踪研究的结果很发人深思,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以后的失业为1:15,犯罪比例为1:10,爱干家务的人平均收入要比不爱干家务的人高出20%左右。这项调查结果不是偶然的,是有道理的,因为劳动对孩子良性的发展与成长,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主要是:劳动有利于孩子心灵手巧,爱干活、会干活的人多具有这个优势;劳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如勤劳,独立,有责任心,有坚持性等;劳动有利于发展智慧,促使孩子动脑筋,锻炼动手能力;劳动还有利于孩子强身健体,有利于丰富生活等等。可见此项调查是顺理成章的,用事实有力地彰显了这些道理。
中西对比:别让孩子输在餐桌上 放手让孩子抉择 HYPERLINK 2008-7-15 17:30:29
朋友从美国归,见家人追着喂孩子,旋即感叹中美吃饭之差异:国人对孩子的深爱,往往具体化为“吃”。从代嚼口哺,到勺筷并施,再到追赶喂饭,就为孩子多吃一点,全然不顾孩子感受。而美国孩子拥有充分的选择权和决定权,想吃啥就选啥。吃饱了,就可以放下刀叉。其家长决不会像我等,连哄带骗,硬逼孩子多吃几口才许离桌。
看似吃饭小细节,却隐含着中西家庭教育的大差异。西方把孩子看成平等的主体,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重视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习惯事事“越俎代庖”,注重以经验教育包办孩子。两种方式,培养出的孩子也必然迥然各异:美国孩子最爱说“我知道,我会”,中国孩子最爱说“我听话,我是好孩子”。
别让孩子输在餐桌上,放手让孩子抉择。孩子完全可以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是饥是饱。如果为了贪玩而不再吃,挨饿是他自己的选择,他自己承受后果。犯错误,也是一种学习。在抉择和承当中,孩子会长得又好又快。
别让孩子输在餐桌上,引导孩子学会感恩。“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让孩子在享受美餐时体验劳作过程,感悟劳动艰辛,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在感恩中长大。
别让孩子输在餐桌上,让孩子懂得文明。虽然美国家长不管孩子吃什么、饱不饱,却管孩子的吃相。咀嚼不许出声,不允许吸溜吸溜地喝汤,更不许满嘴饭菜讲话。这和我们注重孩子吃什么、吃多少而不重吃相大相径庭。从表象中领悟文明要义,对人生意义非凡。
童话测试:测出中西儿童性格差异
2005年03月16日09:52
童毅然
供图?李育辉
??中国儿童比西方儿童嫉妒心强,独立性差——— 小红帽、大灰狼、白雪公主、小矮人,他们都是曾活跃在每个人孩提时代梦境中的童话人物。你能相信吗?他们已悄悄走出童话书,成为了解孩子个性的好帮手。 中科院心理所张建新研究员的博士研究生李育辉最近在一项名为“童话故事测验的跨文化比较”的研究中,利用童话人物做测量工具,对北京138名7-12岁儿童的个性特征进行了考察,并与希腊同龄儿童的测试结果作比较,通过小红帽、大灰狼们不但测出了中国儿童的个性特点,还发现了中国儿童和西方儿童的个性差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