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二).docVIP

2018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二)

PAGE \* MERGEFORMAT24 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二) 【长宁嘉定】 治生说 (清)汪琬 ①治生之家,未有急于治田亩者也。劳劳然春而播之,夏而耕之,秋而获之。惟其家有积谷,然后可以贸易百物。于是金玉锦绣之货,饮食器用之需,旁及于图书、彝鼎、稀有难得之玩,皆可不劳而坐致之,故擅富名于天下。不幸而有不肖者出,厌其耕获之勤以费也,遂尽斥其田亩以委之于人,虽然有所蓄,已不足以给朝夕而谋衣食矣,况望其致富哉? ②为学亦然。举凡诗书、六艺、诸子百家,吾所资以为文者,亦如富家之有田亩也,故必惫精竭神以耕且获于其中。惟其取之也多,养之也熟,则有渐摩①之益,而无剽贼②之疵;有心手相应之能,而无首尾舛互之病;浩乎若御风而行,沛乎若决百川四渎而东注。其见于文者如此,则亦庶几乎其可也。彼不能力求乎古人而思欲苟营而捷得之,于是取之者少,则剽贼之疵见;而养之者疏,则舛互之病生。以此夸耀于人,与不肖子之弃田亩何以异哉? ③《记》曰“无剿说③,无雷同。”必则④古昔,称先王。今之学者,可谓剿说矣,雷同矣!骤而告之□古昔、先王,不将骇然而疑,哗然而笑,群以为愚且迂者乎?嗟乎!使吾之说而不愚不迂,又何以自异于今之学者?故书此以自勉。 [注]①渐摩:渐仁摩义,即以仁惠浸润着,以节义砥砺着。②剽贼:窃取别人的陈言。③剿说:窃取别人的言论而为己说。④则:效法。 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以 B.乃 C.其 D.于 22.对第①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提出治生不能急于治田亩的观点,列举生活常识,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 B.提出治生不能急于治田亩的观点,从耕种之劳和收获之大两方面来阐述。 C.提出治生要以田亩为本的观点,以治田亩者轻松贸易百货的事实来阐述。 D.提出治生要以田亩为本的观点,以百货所得都必源于田亩的事实来阐述。 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学不能只是学习古人而忽视自己的能力。 B.为学如果不随意地经营就能很快地有收获。 C.为学要学古人是如何避免“剽贼、舛互”的。 D.为学应该多学古人而不可马虎、急于求成。 分析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4分) 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1分)A (2分)A (3分)D 24.(4分)答案示例:第②段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作者以治田亩喻为学,论证了为学要耐心学习古人佳作的观点;又以耐心学习古人佳作的效果与不这么做的后果作对比,论证了耐心学习古人佳作的重要性。 评分说明:论证方法2分;分析2分。 25.(3分)答案示例:第③段画线句进一步指出了上文所述不致力于效法古人而只想随意治学、寻求捷径的行为的不当之处,引出下文对今之学者不重视效法古人的时代学风的批判,而引用《礼记》进行论述的做法以实际行动支持了自己的主张:为学要耐心师法古人。 评分说明:“进一步指出了上文所述不致力于效法古人而只想草率经营、寻求捷径的行为的不当之处”、“引出下文对今之学者不重视效法古人的时代学风的批判”、“而引用《礼记》进行论述的做法以实际行动支持了自己的主张:为学要耐心师法古人”为3个点,1点1分。 【崇明县】 钵山余霞阁记 (清)梅曾亮 ①江宁城,山得其半。便于人而适于野者,惟西城钵山,吾友陶子静偕群弟读书所也。因山之高下为屋,而阁于其岭。曰“余霞”,因所见而名之 。 ②俯视,花木皆环拱升降;草径曲折可念;行人若飞鸟度柯叶上。西面城,淮水萦之。江自西而东,青黄分明,界画天地。又若大圆镜,平置林表,莫愁湖也。其东南万屋沉沉,炊烟如人立,各有所企,微风绕之,左引右挹,绵绵缗缗,上浮市声,近寂而远闻。 ③甲戌春,子静觞同人于其上,众景毕观,高言愈张。子静曰:“文章之事,如山出云,江河之下水,非凿石而引之,决版而导之者也,故善为文者有所待。”曾亮曰:“文在天地,如云物烟景焉,一俯仰之间,而遁乎万里之外,故善为文者,无失其机。”管君异之曰:“陶子之论高矣,后说者,如斯阁亦有当焉。”遂之为书记。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乎 B.也 C.与 D.者 22.第①段中作者认为“惟西城钵山”“便于人而适于野”的原因是    。(2分) 23.请结合全句内容,赏析第②段画线句把“行人”比作“飞鸟”的表达效果。(4分) 24.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写文章就像是山峰之中云雾缭绕、江河的下游之水汇聚。 B.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