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民事法律制度论稿.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民事法律制度论稿

唐代民事法律制度论稿   篇一:唐朝的法律制度   划分公罪和私罪;自首减免刑罚;共犯区分首从;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者论;累犯加重;同居相隐;比况类推;老小废疾减免刑罚;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同罪异罚;区分故意和过失。   五、唐律十二篇的内容   1、第一篇名例:57条,是关于刑罚种类及其适用的一般原则的规定,为《唐律疏议》的总纲,相当于现代刑法的总则。   五刑--即笞、杖、徒、流、死。   十恶--谋反、谋叛、谋大逆、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八议、请、减、赎、官当、免--各级官僚的法律特权。   刑法原则--划分公罪和私罪;自首减免刑罚;共犯区分首从;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者论;累犯加重;同居相隐;比况类推;老小废疾减免刑罚;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同罪异罚;区分故意和过失。   2、第二篇卫禁:33条,主要是警卫宫廷和守卫关津要塞方面的规定。   3、第三篇职制:59条,主要是惩治官吏违法失职的规定。   4、第四篇户婚:46条,主要是户籍、田宅、赋役和婚姻家庭方面的规定。严格保护封建国有土地和私有土地的所有权   严禁脱户漏口、逃避赋役   维护封建的婚姻家庭关系--离婚以七出、义绝为条件;财产继承采用诸子平分制,贵族身份的继承权只属于嫡长子孙。   5、第五篇厩库:28条,是关于牲畜、库藏管理方面的规定。   6、第六篇擅兴:24条,主要是关于兵士征集、军队调动及兴造方面的规定。   7、第七篇贼盗:54条,是关于保护封建政权、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及生命、财产不受   侵犯的规定。   以谋反、谋大逆、谋叛罪严惩危害封建政权及皇帝特权的行为。   严惩危害生命安全的犯罪。   对盗罪作了明确规定--窃盗、强盗、监守盗   严禁买卖人口   8、第八篇斗讼:60条,是关于斗殴伤人和控告、申诉等方面的规定。   9、第九篇诈伪:27条,是关于欺诈和伪造方面的规定。   10、第十篇杂律:62条,不便编入其它各篇的犯罪,皆归入此篇,包括买卖、借贷、市场管理以及奸情方面的犯罪。   11、第十一篇捕亡:18条,是关于追捕逃犯、捕捉罪人和逃丁的规定。   12、第十二篇断狱:34条,是关于司法审判和监狱管理方面的规定。   六、唐律的主要特点与历史地位   1、唐律的主要特点   (1)规范详备、科条简要   (2)中典治国、用刑持平   (3)诸法合体、以刑为主   (4)依礼制刑、礼法合一   2、唐律的历史地位   (1)唐律是一部完备的具有代表性的封建法典,在漫长的封建法制发展史中,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   (2)唐律对亚洲许多国家的封建立法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八、唐律关于物权和债权的规定   1、关于物权--唐律严格保护所有人对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之权,严格禁止他人侵犯;规定物权取得的条件。   2、关于债权--唐律规定了买卖、借贷、赁庸、寄托等债的关系;规定债务担保制度。   九、唐朝的司法制度   1、司法机关   (1)中央司法机关--大理寺、刑部、御史台。   (2)三司推事--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长官共同审理的制度。   (3)地方司法机关--行政长官兼理司法。   2、诉讼制度   (1)管辖--根据犯罪发生区域、罪行轻重、被告身份,划分了各级审判机关的管辖权。   (2)起诉--举劾、告发、告诉   (3)审判--以原告诉状为准;采取五听的审判方式,同时也以众证定罪;罪从供定,但禁止任意刑讯;规定回避制度;司法官判决须具引律、令、格、式;服辩;司法官对于应该言上或待报 的案件不得擅自判决。   (4)执行--徒流刑应送配所,死刑的执行须奏报皇帝批准。   3、 监察机关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御史台的主要任务是监督国家各级官吏是否遵守法律。其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台院和殿院的御史主要纠察中央及京城的各级官吏;察院御史则巡察州县,纠察地方官吏的违法失职行为。   ●历史人物   [唐太宗](599-649)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   隋末与其父亲李渊一起发兵反隋。唐建立后,被封为秦王,任尚书令。武德九年(626)发动玄武门之变, 取得太子地位,次年继帝位,建元贞观。在位期间推行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造就了贞观之治。在法律思想方面,推崇儒学,吸收法、道两家的思想,牢固地确立了中国古代儒法结合的思想路线。   具体表现为:(1)以德礼为治,注重教化。认为自古以仁义治天下,国家则长治久安;而专以法治,救弊除害于一时,国家则会很快败亡。(2)加强立法,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