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w
毕 业 设 计(论 文)任 务 书
课题名称
浅析南北朝民歌中的女性形象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中文系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副教授
年 12 月15日
一、设计(论文)的教学目的
通过毕业论文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如何查阅本课题研究动态和最新学术进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论文的选题;了解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流程和基本范式,培养学生一定的科研能力,为今后开展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二、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
1.南北朝民歌中女性形象的差异
1.1女性形象类型的差异
1.2女性婚恋观的差异
1.3女性心理需要的差异
1.4女性情感表达的差异
2.造成南北朝民歌中女性形象差异的原因
2.1社会环境的影响
2.2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1.选题要适中,有一定新意。
2.语言表达要清晰、条理分明。
3.研究问卷要真实、数据可靠。
4.研究方法要合理可行。
四、进度安排
序号
论 文(设 计)各 阶 段 内 容
起止日期
1
收集资料
2009年11月—12月
2
整理资料;开题
2010年1月18日
3
论文一稿
2010年3月—4月
4
论文二稿
2010年4月—5月
5
论文定稿及答辩
2010年5月—6月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M ].北京:中华书局 , 1979 .
[2]王运熙.乐府诗论述 [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96: 282 .
[3]周国瑞.试论南北朝乐府民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M ]. 孝感师专学报 (哲社版 ) , 1984, (2) .
[4]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上)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18.
[5]黄瑞云. 说南北朝民间乐府[J ] . 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 (3).
[6]高建新. 南北朝乐府民歌比较分析[J ] . 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2).
[7]刘庆秀.论南朝乐府民歌中的女性形象[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
[8]彭广明.南北朝乐府民歌之比较研究[J ].南昌高专学报,2009,(2).
[9]周雪萍.女子真好—乐府民歌中女性形象分析[J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5,(3).
[10]胡晓娟.南北朝乐府民歌特色之比较[J ].中国校外教育报,2007.
[11]刘丽. 从西洲曲和木兰诗看南北朝民歌的差异[J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
※※※※※※※※※
※※※※※※※※※
※※
※※
※※
※※※※※※※※※
2010届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材料
(二)
学 生 毕 业 设 计(论 文)
开 题 报 告 书
课题名称
浅析南北朝民歌中的女性形象
姓 名
谭珍珍
学 号
0615104-29
院 系
中文系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张大联 副教授
2010年 1月10日
设计(论文)题目
浅析南北朝民歌中的女性形象
课题的根据:1)说明本课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一、本课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1.理论意义:目前,国内涉及南北朝民歌比较分析等方面内容的著作不少,但是研究南北朝民歌中的女性形象的著作却不是很多,在当今社会中女性的半边天地位已确立的伟大历史时期,关注以前社会中的女性正在成为我国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口。本文旨在通过自己对南北朝民歌中女性形象的一些拙见,为我国关于南北朝民歌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并希望通过对其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到南北朝民歌的异同,并深知产生差异的原因。
2.实际意义:目前,虽然学术界对南北朝民歌的研究较多,但是大多是从感情表现、艺术风格、表现内容等方面着手,而从女性形象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的却并不多见,因此,这一独特的视角将会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将会成为再现南北朝民歌特色的新切入点。本文将从南北朝民歌中所反映的不同的女性形象这个角度来透视南北朝民歌的差异,并指出这些女性形象的相同之处和她们之间的差异,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二、本课题研究动态综述及自己的见解
南北朝乐府歌辞是继《诗经》、汉乐府之后的又一座高峰,它在乐府文学史乃至古代文学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几乎是妇孺皆知,如《西洲曲》、《木兰诗》等。也正是由于南北朝民歌在学史上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得到后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从上个世纪的一些论文对南北朝民歌研究的初步涉足,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萧涤非先生的博士论文对其进行的专门性论述,再到五六十年代迎来的乐府诗集研究的第一个高潮,这期间关于南北朝乐府歌辞的研究有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