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_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8高考命题点二识记常见的文化常识教师用书.docVIP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_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8高考命题点二识记常见的文化常识教师用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_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8高考命题点二识记常见的文化常识教师用书

PAGE PAGE 48 高考命题点二 识记常见的文化常识 从2015年起,高考全国卷新增加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2017年考试大纲明确提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内容,对“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内容和形式一定会有所增加和改变。 古代文化知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惯例。读一篇文言文,只懂得字面上的意义,只懂得词语常见的意义,是不能读通的。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是非常复杂的。 从近两年高考对此考点考查情况来看,常见的考查角度主要有:①古代政府机构;②官职的升迁;③古代的礼法习俗;④古代的时间与地理方位;⑤古人的称谓;⑥文学典故与常识。 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如同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也是由课内到课外的一个牵引拓展过程,许多知识来自课内,只要能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识记牢,就能轻易解答此类题目。 以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为例: 考查点 相关教材 首相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指南录后序》) 建储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有司 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契丹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伶官传序》) 其他年份的题目虽然不是直接考查教材中的文化常识,但也有相关性,例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中的“以字行”涉及到教材中的人物称谓,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中的“京师”也是教材中经常出现的词语。 古代文化常识备考要领 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广,诸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名号、礼仪和宗法等等,因此,我们在备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课文中出现的文化常识,以便触类旁通,拓展积累。重点关注:人的称谓、官吏任免、科举制度、古代地理知识。例如:对人的称谓就有以“书斋”“籍贯”“郡望”“官名”“官地”“兼称”等多种方式。 2.概括总结同义别称的词汇。例如:擢、拔都是“提升官职”的意思。拜、除、授等同为“授予官职”的意思。 3.结合实例快速识记。例如:道,在唐代为行政区划,是州的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中的“道”指道的长官。 一、回顾教材 (一)古代的官名、爵位、庙号、谥号以及表官职变动的名词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侯、伯: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执事: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左尹:                                         4.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都尉:                                         5.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丞:                                         6.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                                         7.相如顾召赵御史书 御史:                                         答案:1.侯、伯:我国古代的爵位名。2.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3.左尹:楚国官名。又有右尹,位次于令尹,为楚国之卿。4.都尉: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名。5.丞:封建时代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6.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古代官位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7.御史:官职名,自秦朝开始,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拓展练习] 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第1组] 1.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用“令尊”,称呼对方的父亲用“家父”。(  ) 2.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 3.对皇帝的称呼,有谥号、年号和庙号,谥号最早,年号自汉武帝始,庙号自唐太宗始,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则自朱元璋始。(  ) 4.古人对于父母的死有委婉的称谓,父亲去世曰“内艰”,母亲去世曰“外艰”。(  ) 5.对于皇帝的称谓,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法,有称庙号的,如“汉武帝”,有称年号的,如“唐太宗”,有称谥号的,如“康熙”。(  ) 6.谥号,专指有功之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表扬性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果冻宝盒535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