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_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8高考命题点二识记常见的文化常识教师用书
PAGE
PAGE 48
高考命题点二 识记常见的文化常识
从2015年起,高考全国卷新增加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2017年考试大纲明确提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内容,对“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内容和形式一定会有所增加和改变。 古代文化知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惯例。读一篇文言文,只懂得字面上的意义,只懂得词语常见的意义,是不能读通的。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是非常复杂的。
从近两年高考对此考点考查情况来看,常见的考查角度主要有:①古代政府机构;②官职的升迁;③古代的礼法习俗;④古代的时间与地理方位;⑤古人的称谓;⑥文学典故与常识。
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如同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也是由课内到课外的一个牵引拓展过程,许多知识来自课内,只要能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识记牢,就能轻易解答此类题目。
以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为例:
考查点
相关教材
首相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指南录后序》)
建储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有司
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契丹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伶官传序》)
其他年份的题目虽然不是直接考查教材中的文化常识,但也有相关性,例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中的“以字行”涉及到教材中的人物称谓,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中的“京师”也是教材中经常出现的词语。
古代文化常识备考要领
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广,诸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名号、礼仪和宗法等等,因此,我们在备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课文中出现的文化常识,以便触类旁通,拓展积累。重点关注:人的称谓、官吏任免、科举制度、古代地理知识。例如:对人的称谓就有以“书斋”“籍贯”“郡望”“官名”“官地”“兼称”等多种方式。
2.概括总结同义别称的词汇。例如:擢、拔都是“提升官职”的意思。拜、除、授等同为“授予官职”的意思。
3.结合实例快速识记。例如:道,在唐代为行政区划,是州的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中的“道”指道的长官。
一、回顾教材
(一)古代的官名、爵位、庙号、谥号以及表官职变动的名词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侯、伯: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执事: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左尹:
4.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都尉:
5.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丞:
6.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
7.相如顾召赵御史书
御史:
答案:1.侯、伯:我国古代的爵位名。2.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3.左尹:楚国官名。又有右尹,位次于令尹,为楚国之卿。4.都尉: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名。5.丞:封建时代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6.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古代官位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7.御史:官职名,自秦朝开始,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拓展练习]
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第1组]
1.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用“令尊”,称呼对方的父亲用“家父”。( )
2.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
3.对皇帝的称呼,有谥号、年号和庙号,谥号最早,年号自汉武帝始,庙号自唐太宗始,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则自朱元璋始。( )
4.古人对于父母的死有委婉的称谓,父亲去世曰“内艰”,母亲去世曰“外艰”。( )
5.对于皇帝的称谓,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法,有称庙号的,如“汉武帝”,有称年号的,如“唐太宗”,有称谥号的,如“康熙”。( )
6.谥号,专指有功之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表扬性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21讲植物激素调节.doc
-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24讲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doc
-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技术实践单元滚动检测卷.doc
-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第1讲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时跟踪练.doc
-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时跟踪练.doc
-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第31讲酶的应用.doc
-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第30讲微生物的利用.doc
-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第32讲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植物的组织培养.doc
-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第3讲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课时跟踪练.doc
-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专项突破生物变异原因及类型的实验探究.doc
-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_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7高考命题点一文言文断句迁移运用巩固提升.doc
-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_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7高考命题点一文言文断句教师用书.doc
-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_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9备考与素养古代文化常识教师用书.doc
-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_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8高考命题点二识记常见的文化常识迁移运用巩固提升.doc
- 2019高考语文联练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2019高考语文联练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2019高考语文联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2019高考语文联练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2019高考语文联练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2019高考语文联练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