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客家渊源浅论-海西文化信息网
客家渊源浅论
万芳珍
明清时因遍徙海内外而扬名的客家人,虽其得名原因及时间
学者看法不一,但无论是带着客家名称外迁,还是在迁徙中得名,
客家的发祥地都是以粤东北嘉应州为主的三省交界地,已是不争
的事实。我持客家在明清时由交界地外迁中得名的观点,以为作
为移民的客家,是在迁人地与他民系接触中被动得名的,且客家作
为一个民系的自觉性、语言习俗、种种品格,也是在迁人地与他民
系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但是,移民客家语言、习俗及品格的形
成,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应是带着父母之邦交界地的
地缘关系和固有文化传统闯人他民系中。在客家走出交界地之
前,客家先民已形成一民系,其时间我倾向于宋元间。客家渊源的
探讨,我以为就是研究交界地各历史时期原住民与移民如何进行
累积性的血缘混化、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一个有共同的地域、语言
习性、民性,区别于周围其他民系的一个独立民系的。概言之,就
是研究交界地的移民史。
罗香林先生的(客家源流考》,持客家源于西晋末以来中原汉
民五次大迁徙说,罗氏认为客家或得名宋末,所以,作为客家之源
的实际是前三次大迁徙。罗氏引族谱资料详加论证,客观地反映
了部分客家的渊源,其研究方法之新颖,至今为学者钦服、追步。
但罗氏由于过分强调了客家是此间中原移民后裔和客家血统的纯
正、高贵,也造成论述中有偏颇、失实之处。本文不是对客家渊源
的全面论述,仅从两个方面对罗氏观点加以修正,谬误之处,祈请
37
方家教正。
(一)客家先民包括江西先秦土著、秦汉先期移民
罗氏认为,晋永嘉之乱后,北方移民中的南徙汉族第二支派,
经过三次大迁徙,渐次移人交界地成为客家先民。这符合一部分
客家先民迁徙史。但也要看到,南方自有悠久的历史,江西的考古
遗存就向世人展示,先秦江西已有一定开发。在此基础上,秦代建
有十县①,有较多的居民聚落。象张氏、吴氏、黄氏、幸氏、王氏,石
氏、章氏都是明显的先秦旧族②。秦汉时,江西由于拥有北方经黄
淮支流人长江进都阳湖纵贯赣江越大庚岭至岭南的水路交通要
道,与北方联系加强,成为移民南下的通道和聚居地。汉时,既有
朝廷有组织迁人的移民,如“迁吴之大姓吴氏、涂山氏、东冯氏于海
昏,因名其地为新吴(今奉新县),’,③东汉灵帝时,“置上蔡县(今上
高县),以汝南上蔡人分徙于此”;④也有自发徙人的移民,如西汉
末,王莽篡汉,山东武城曾据耻事新莽,掣族渡江,领家族近千人,
南迁豫章庐陵吉阳乡(今永丰睦破)。⑤西汉末,江西增至十八县,
户达67472,口达351965,东汉县虽只增三县,但户口数分别增长
4.8倍、3.7倍,⑥不是人口自然增殖所能达到的。因而至汉代,应
有更多的族姓生息繁衍在江西。据地方志及家谱记载显示,我所
见到的族姓至少有陈、李、何、胡、邓、罗、熊、程、湛、唐、喻、刘、羊、
杨、傅、周、徐、万、邹、孙、宗、谢、余、严、饶、雷、高、项、施、曾、巨、
管、笼等三十余姓。有的确系秦汉时迁人,有的可能还是先秦旧
姓。正史、方志所说豫章熊、罗、胡、邓四大姓或熊、罗、雷、湛、章五
大姓均包括无遗⑦。
秦汉至隋唐,这些族姓生活在江西,经过近千年的繁衍,大都
够得上根深叶茂。唐中叶后,闽西的开发提上了经济开发的日程,
在向交界地闽西的拓展中,江西这些族姓的宗支是很重要的一支
力量。如汉时迁人的庐陵曾氏,隋以前的繁衍大都局限在江西境
内,唐初形成永丰、乐安、南丰三个大聚落_,并逐渐向闽西粤东北迁
38
徙。唐高宗以前,已有迁人北宋时的上杭地域者,乐安房,唐末有
曾中彦、曾美等迁宁化,宋元间又有曾悖、曾裕振迁宁化;永丰房,
五代北宋有曾瑞林、曾载阳迁宁化吾家湖等处,有曾颖迁粤东北河
源(今连平县地);南丰房曾肇孙发初北宋时迁闽西今永定地,宋元
间后裔分徙上杭武平各处,曾巩后裔存义、曾克,宋元间迁宁化,曾
准后裔曾荣,元末由虔州徙上杭,其子源勋再迁河源。若论客家曾
氏源流,必追溯到汉时江西庐陵曾氏。他如客家罗氏、徐氏、饶氏、
熊氏等等,溯其渊源,也都与汉时或先秦江西的这些族姓有血缘联
系,因而追溯客家源流,只从晋末的中原移民谈起是片面的。客家
先民有一部分即源于先秦、秦汉时生活在江西的族姓支系。
《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合作作品法律规定的完善-中国法学.PDF
- 合众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附加出租人责任保险条款阅读提示-合众财险.PDF
- 吉林长青参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食品安全标准.PDF
- 同您心第一课.PPT
- 同构推演法中国逻辑如何论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PDF
- 同样是奇葩校规衡水中学的却为何被网友力捧.DOC
- 合理性研究-天府新论.PDF
- 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研究的现状与走向-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DF
- 名师学院升高中系列英文科_103特招命中率比对.PDF
- 名师快乐学英语——李瑞芹.PPT
- 基于SPC的供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理论、实践与创新.docx
- 苍凉笔触下的人性凝视:论张爱玲小说的人性书写.docx
- 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构建与完善.docx
- 双层石墨烯边界态对电导与谷极化的影响机制及应用前景探究.docx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心城市网络:建模解析与结构洞察.docx
- 农村信用社竞争力剖析与战略抉择:以A县农村信用社为样本的深度研究.docx
- 调节对人眼散光的影响:机制、规律与临床意义探究.docx
- 从传统到消费:中国武术的时代转型与融合发展.docx
- 探秘GlyRS:上游激酶的鉴定与激酶活性的深度解析.docx
- 平行式双水翼潮流能发电系统:能量转换机制与动态特性解析.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