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论11设计任务及要求净水厂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DOC

一总论11设计任务及要求净水厂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总论11设计任务及要求净水厂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

一.总论 1.1 设计任务及要求 净水厂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课程设计的内容是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城市净水厂,要求对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计算,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和某个单项处理构筑物(絮凝沉淀池、澄清池或滤池)的工艺设计图(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 1.2 基本资料 1.2.1 水厂规模 该水厂总设计规模为***万m 3/d,分两期建设,近期工程供水能力***万m 3/d,,远期工程供水能力为***万m 3/d。近期工程设计征地时考虑远期工程用地,预留出远期工程用地。 1.2.2 原水水质资料 水源为河流地面水,原水水质分析资料如下: 1 1.2.3 厂区地形 地形比例1:500, 按平坦地形和平整后的设计地面高程32.00m 设计,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东北方向150m ,水厂位于城市北面1km 。 1.2.4 工程地质资料 (1 土壤承载力:20 t/m2. (2地震计算强度为186.2kPa 。 (3地震烈度为9度以下。 (4地下水质对各类水泥均无侵蚀作用。 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8m 1.2.6 气象资料 该市位于亚热带,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90C ,七月极端最高温度达390C ,一月极端最低温度-15.30C ,年平均降雨量954.1mm ,年平均降雨日数117.6天,历年最大日量降雨量328.4mm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NNE ),静风频率为12%,年平均风速为3.4m/s。土壤冰冻深度:0.4m 。 2 二. 总体设计 2.1 净水工艺流程的确定 水厂原水色度约在20度,浊度一般介于65-2000NTU ,原水水质毒理学和放射性指标全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总体来说,原水水质较好,为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Ⅱ类水源。而水厂出水水质需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综合以上考虑,设计初步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如下: 混凝剂消毒剂 原水用户 图2-1 工艺流程图 2.2 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型式选择 2.2.1 药剂溶解池 1.药剂的选择 表2-1 常用混凝剂及其特点 3 PAM 等有机高分子混凝剂有毒性,不易控制用量,由于在投混凝剂前加液氯进行预处理,如用硫酸亚铁作混凝剂,易被氧化成三价铁。本次设计的原水水源为河水,其浊度在65-2000之间,PH 值为7.6,结合这些特点,选用聚合氯化铝为混凝剂,该混凝剂腐蚀性较小,原料易得,价格便宜,被大多数水厂所采用,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并且劳动条件有保障。 2.投加方式的确定 本设计采用湿投法,其优点为:容易与原水充分混合;不易阻塞入口,管理方便;投量易于调节。投加系统示意图见下图所示: 结合上述优缺点,采用计量泵投加混凝剂,因为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工作可靠,广泛应用于加药系统。 3.药剂溶解池 设计药剂溶解池时,为便于投置药剂,溶解池的设计高度一般以在地平面以下或半地下为宜,池顶宜高出地面0.20m 左右,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条件。溶解池的底坡不小于0.02,池底应有直径不小于100mm 的排渣管,池壁需设超高,防止搅拌溶液时溢出。 由于药液一般都具有腐蚀性,所以盛放药液的池子和管道及配件都应采取防腐措施。溶解池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若其容量较小,可用耐酸陶土缸作溶解池。 4 2.2.2 混合设备 混合的主要作用是让药剂迅速而均匀地扩散到水中,使其水解产物与原水中的胶体颗粒充分作用完成脱体脱稳,以便进一步去除,对混合的基本要求是快速与均匀,一般混合时间10-30s ,混合方式基本分为两大类:水力混合和机械混合,水力混合简单,但不能适应流量的变化,机械混合可进行调节,能适应各种流量的变化,具体采用何种混合方式,应根据净水工艺布置、水质、水量、投加药剂品种及数量以及维修条件等因素确定。 表2-3 各种混合方式比较 综上所述,因为水厂水量变化不大,并且考虑到尽可能的减少能量消耗,以整体经济效益而言是最具有优势的,本设计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它较水泵混合和机械混合能耗低,并且混合效果比管道混合稳定,混合速度快。 2.2.3 絮凝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不同形式的絮凝池的一般介绍如下所示: 表2-4 各种絮凝池的比较 5 综上所述,由于水厂水量变化不大,为了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故采用机械絮凝池,可以在机械絮凝池的之间设置隔墙,在隔墙的不同位置开设过水方孔,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水流形成短流的可能,而且可以在检修时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