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寒热邪正盛衰——虚实病证类别.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寒热邪正盛衰——虚实病证类别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 八纲辩证 一、八纲辨证的概念: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八纲辨证: 运用八纲分析综合四诊所获的病情资料,以辨别 病位深浅——表里 病理性质——寒热 邪正盛衰——虚实 病证类别——阴阳 各种辨证的总纲领,最基本的辨证方法。 辨别归类,执简驭繁。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一)何谓表里: 表— 皮毛,肌腠,经络 里— 脏腑、骨髓、气血阴阳 表里具有相对性 (二)何谓表里辨证: 辨别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 (三)表里辨证的意义: 1、辨别病位 外内浅深 表证— 病较轻浅 里证— 病较深重 2、辨别病势的进退 外感病 病邪由表入里—— 病渐深重,为势进; 病邪由里出表—— 病势减轻,为势退。 表证: 1、定义: 六淫 疫毒 等邪气 侵入机体 抗邪 皮毛 正气 口鼻 (卫气) ——表现出表证证候的概括,主要见于外感病初期阶段。 2、临床表现: (1)主要表现:恶寒(恶风)发热(①体温升高,②体温虽无升高,但自觉发热) 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 (2)伴有症状: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 里证: 1.定义: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2.成因: (1)外邪袭表,表证不解,病邪传里。 (2)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直中”。 (3)情志内伤、饮食劳倦→损伤脏腑,或脏腑气机失调,气血津精等受病。 半表半里证:(少阳病证) 1.定义:指外感病邪在由表入里的过程中,邪正分争,少阳枢机不利, 病位处于表里进退变化之中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表里证鉴别要点 起病急,病程较短 起病可急可缓,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起病急,病情较 轻,病程短 其他 舌象变化不明显(或有变化) 舌象多有变化 舌象变化不明显 舌象 胸胁苦满 内脏证候为主 头身疼痛,鼻塞喷嚏,内腑证候不明显 常见症状 寒热往来 但寒不热,但热不寒 恶寒发热同时并见 寒热 半表半里证 里 证 表 证 二、寒热辨证: (一)何谓寒热 寒——病理性质具有“阴”的属性特征 热——病理性质具有“阳”的属性特征 “寒热者,阴阳之化也。” (张景岳) (二)何谓寒热辨证 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 (三)寒热辨证的意义 1.分析病邪属阴属阳, 2.分析机体阴阳盛衰, 3.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法提供依据。 寒证 1.定义: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称为寒证。 2.成因: 实寒证 感受寒邪 过服生冷寒凉 表寒证? 里实寒证 阴盛则寒 起病急骤、体质壮实 内伤久病——病程长,体质虚弱 虚寒证 (阴虚证) 阳气耗伤, 阳虚则寒 产热不足——里虚寒证 阴寒内生 3.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常见症状: 恶寒、畏冷、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 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 热证 1.定义:是感受外邪或阳盛阴虚,人体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 2.成因: 3.临床表现: 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数等各类热证的常见症状。 实热证 火热阳邪侵袭(六淫) 过服辛辣温热 体内阳热之气过盛 病势急而形体壮实 表热证 实热证 虚热证——内伤久病→阴液耗损→病势缓,形体虚弱——里虚热证 表热证:温热之邪袭表; 里热证:热邪盛于脏腑,阴液亏虚。 寒热证鉴别要点 数 舌红苔黄 红赤 大便干结 小便短赤 口渴喜冷饮 热 恶热喜凉 热证 迟紧 舌淡苔白 白 大便稀溏小便清长 不渴 冷 恶寒喜暖 寒证 脉象 舌象 面色 二便 口渴 四肢 寒热 三、虚实辨证: (一)何谓虚实 实——邪气盛实,“邪气盛则实”, 虚——正气虚弱,“精气夺则虚”。 (二)何谓虚实辨证 用以概括和辨别邪正盛衰的二个纲领。 (三)虚实辨证的意义 了解病体邪正盛衰,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提供治疗依据。 实证 1.定义: 是对人体 感受外邪 阴阳气血失调 体内病理产物蓄积 阳、热之邪壅盛 阴寒凝滞 气机阻闭 所形成的各种临床证候的概括 2.实证特点: 症状:以有余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