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然居士文集(元)耶律楚材撰新格式.pdf

湛然居士文集(元)耶律楚材撰新格式.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前言 耶律楚材字晉卿,號湛然居士,生於金章宗明昌元年(公元一一九 ○年),死於蒙古乃馬真后三年(公元一二四四年),享年五十五歲 。他是契丹貴族的後裔,遼東丹王突欲的八世孫,尚書右丞耶律履的 兒子。楚材三歲喪父,由其母楊氏撫養長大。十七歲時試進士科,所 對獨優。二十四歲,金章宗授予他開州同知。次年,蒙古大軍南下, 圍攻燕京,楚材留守燕京,為左右司員外郎。公元一二一五年,燕京 陷落。公元一二一八年,成吉思汗風聞楚材學行,且善於占卜,便下 詔召見他。其後成吉思汗西征,楚材常跟隨幕下,以備咨詢。公元一 二二七年成吉思汗死。不久楚材被召赴燕京搜索經籍。公元一二二九 年,窩闊台繼大汗位,定都和林,耶律楚材被任命為中書令,這是蒙 古統治者第一次授命一位異族人以相當於宰相的最高官職。但實際上 耶律楚材的權力,僅能行於當時的漢人地區,即現在的河北、山西一 帶。耶律楚材試圖推行一套漢族的傳統的統治政策,但不斷遭到蒙古 貴族們的反對。公元一二四一年窩闊台死,乃馬真后稱制。耶律楚材 受冷遇,只保留一個名義上的相位。耶律楚材逝世後,他的兒子耶律 鑄遵遺命於一三○三年將他歸葬於燕京玉泉山東的甕山,即今萬壽山 。其墓於清代重修,今猶存。 耶律楚材是一位很有政治抱負的知識分子。他出身於一個漢化了的 契丹貴族家庭,從小博覽羣書,尤通經史。他在童年和青年時代曾目 睹連年戰亂給人民帶來巨大的苦難。在燕京被圍期間,他拜萬松老人 為師,皈依佛教,試圖從學佛中找到精神安慰。但他投靠成吉思汗以 後,便逐漸地顯示出他要求用儒家的一套政治主張來治理國家,維護 統治階級利益的強烈願望。在西征途中,他曾以「治天下匠」自居。 (見中書令耶律公神道碑)但成吉思汗當時對他並不重視;即使到了 窩闊台時期,也不過是讓他去主管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和漢人地區 的稅收工作。而在高於一切的軍事方面和大政方針上,他是無權過問 的。他的政治生涯,最後不得不鬱鬱而終。但雖然如此,我們認為耶 律楚材在蒙古人統治我國初期所提出的一些政治主張,是有積極意義 的;他在相位期間的安定民生,實行漢法的施政方針,在某些方面是 取得了成果,對社會秩序的安定和生產的恢復發展,是起了促進作用 的。 耶律楚材的政治主張主要反映在他向窩闊台提出的陳時務十策中, 這就是:「一曰信賞罰,二曰正名分,三曰給俸祿,四曰封功臣,五 曰考殿最,六曰定物力,七曰汰工匠,八曰務農桑,九曰定土貢,十 曰置水運。上雖不能盡行,亦時擇用焉。」(神道碑)耶律楚材又反 對大規模的遷民和屠殺,並在漢族地區建立一套戶籍法和課稅法,大 力提倡儒家學說,進用了一批漢族知識分子。這與蒙古統治階級屠殺 政策相比,無疑是進了一步。在滅金以後,北方的社會經濟、農業和 手工業生產、財政稅收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因此,耶律楚 材不愧是我國歷史上少數民族中一位有卓識的政治家。 耶律楚材博覽羣書,能文善詩。他遺留下來的著作有兩部:一是從 西域東歸後寫的西遊錄;一是別人替他編的這部湛然居士文集。文集 以詩為主,也有一些序、疏等文章。楚材雖然不以文學著名,但他的 詩寫得不壞,主要特點是求實、通俗,一氣呵成,毫不矯飾。詩文大 都是送親友的唱和之作,卻反映了他個人的真實思想和當時社會的狀 況。因此,他的作品,為我們今天研究耶律楚材的思想和十三世紀初 蒙古統治下我國北方和西北歷史,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資料。 關於耶律楚材的思想,陳垣先生曾在耶律楚材父子信仰之異趣一文 (收入陳垣學術論文集第一集,中華書局一九八○年版)中揭出了楚 材篤信佛教而他的兒子耶律鑄卻十分喜歡道教,認為這是「研究宗教 思想史者一個有趣的問題」,因為當時佛、道是相互排斥的。但我們 從文集中有關詩文看,這個問題並不難理解。因為耶律楚材的真正思 想,並不是崇佛而是宗儒。芳郭無名人在本書後序中稱他是「迹釋而 心儒,名釋而實儒,言釋而行儒,術釋而治儒」,這是很對的。耶律 楚材在燕京被圍期間,走投無路,投奔佛門;一旦他投靠到成吉思汗 帳下後,學佛只是他的一種交際手段而已,其實他的言行,很多都是 與佛教宗旨相違的。他在西域期間,曾和道士長春真人丘處機有過交 往,並有不少唱和詩。在題西菴歸一堂(卷二)他又提出「三聖真元 本自同,隨時應物立宗風。道、儒表裏明墳典,佛祖權宜透色空」的 道、佛、儒三教同源說。後來他又提出「以儒治國,以佛治心」說, 在遭到了萬松老人的責難後,他急忙辯解道: 屈佛道以徇儒情者,此亦弟子之行權也,……雖然,非屈佛道也, 是道不足以治心,僅能治天下,則為道之餘滓矣!(卷十三寄萬松老 人書) 他把這種尊儒抑佛說成是「行權」,其實正是他的思想本質。

文档评论(0)

文档终结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